大魚大肉之后如何養護你的腸胃?
營養專家開“處方”,早上喝粥中午吃菜,細嚼慢咽先喝湯春節期間,團聚飯里沒有雞鴨魚肉就不叫過節;外出游覽,各地美食更是必不可少。解放軍總
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營養科副主任牟瑛提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假期過后,要盡快調整飲食,呵護腸胃,能夠在早上喝些粥,中午多吃些蔬菜以及一些促消化的食物等。
大吃大喝容易招致腸胃不適
春節期間,菜肴豐富、氛圍熱烈,容易呈現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過度飲酒的狀況,因此也招致消化系統疾病高發。此前,原國度食藥監局曾發布提示,春節期間應合理飲食、均衡膳食,有認識地控制攝入食物總量,堅持食物的多樣性,如肉類、蛋類、蔬菜、水果、五谷等。
牟瑛指出,大吃大喝會毀壞腸道菌群均衡,腸道無法徹底合成大量攝入的脂肪等物質,腸胃就會呈現問題,招致消化吸收功用受損,進而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很多維生素是預防慢病發作的重要要素,比方維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癌癥、心臟病等疾病風險。此外,進食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招致胃腸道的擔負較重,容易呈現積食、放臭屁的現象。
假如胃黏膜受傷,可用抗潰瘍的藥物,如達喜、胃舒對等藥物。少喝咖啡、烈酒、濃茶等刺激性飲品。此外,還能夠選擇一些促進腸道疾速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海帶、豬血、山藥、蘋果、草莓、蜂蜜、糙米等。
觥籌交織間留神肝病胰腺炎
很多家庭在節日期間喜歡到飯館里吃團聚飯,或是外出游覽品味美食。飯館里的飯菜常常比家常菜更油、更咸,這就招致人體攝油量過多,對肝臟形成擔負。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少不了觥籌交織,中國人習氣在餐桌上勸酒,不喝到趴下不算朋友。
“肝臟是一個很神奇的器官,當它表現出不適就是病情很嚴重的時分了。”牟瑛指出,肝病不只是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還有酒精肝、脂肪肝,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向。
飲酒還會促進胰酶的大量分泌,形成胰管壓力上升,從而引發急性胰腺炎,呈現上腹痛、惡心、嘔吐等病癥。輕癥急性胰腺炎還好,有少數人會呈現重癥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因而,春節期間特別要留意控制飲食,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呈現。
一旦發現肝臟不適,專家倡議節后盡快到
醫院做檢查,看血糖控制如何、肝功用如何,假如只是失眠、便秘、腸道問題,就要讓本人回到規律生活狀態。
飲食攻略
大魚大肉過后,如何調理腸胃,專家開出調理“小妙方”。
1 細嚼慢咽先喝湯
吃飯前能夠喝一碗湯,然后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調整一下飲食的次第,控制進食的速度,細嚼慢咽,能有效減少食物攝入量。
為防止攝入油量過多,每次開餐前能夠先倒杯溫開水,每夾一口油重的菜都先涮涮,經過洗涮過程減少對肝臟的擔負。牟瑛倡議,飲食每餐7分飽,不要吃生冷的,否則容易招致腹瀉。堅持“少鹽、少油”準繩,以蒸、煮、燉等烹調辦法,少量多餐,食物細軟易消化為宜。
2 早飯油膩不可少
節后能夠吃一些油膩易消化的食物,比方蔬菜粥、
小米粥、紅棗粥、二米粥、百合粥,不要吃油餅、煎雞蛋,荷包蛋、煮雞蛋、牛奶、酸奶、豆漿等都能夠。
上午加個蘋果或一杯牛奶;午餐以蔬菜為主,用高纖維蔬菜來清算腸道,去皮的雞鴨、雞蛋、牛奶、瘦肉等能夠作為簡單的蛋白質攝入。假如條件允許,吃一顆復合維生素片。每天下午三點左右,再補充一杯酸奶,協助恢復腸胃菌群均衡。晚上正常進食即可。
3 忌辛辣刺激食物
假如覺得腸胃不適,就不要選擇洋蔥、土豆、薯類,甜食應恰當控制,以免影響胃的消化,而加重病癥。
過燙的食物及湯水,會刺激或燙傷胃黏膜;過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鎮飲料以及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食入后會招致胃黏膜血管收縮而缺血,不利于消化吸收。
比擬適合的蔬菜包括茄子、冬瓜、番茄、胡蘿卜等;水果能夠選擇蘋果、香蕉、木瓜、檸檬等,這些食物都是消化酶的最好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