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6時,做完一場帶貨直播,楊芷伸了一下腰,開端繁忙晚飯。來自
吉林通化的楊芷,畢業于
鹽城工學院漢言語文學專業。前不久,她因口才較好,勝利入職
鹽城某
醫療器械有限
公司,當起了電商主播,經常經過抖音、微視等平臺拍攝玩轉產品促銷宣傳片。
“大學期間就開端創業,沒有向家里要過生活費。”楊芷說,畢業后就留鹽工作,收獲的驚喜頗多:每月拿到1500元人才補貼,每年享用省親交通補貼2000元,最近萌生了在
鹽城買房的方案,能夠享用10%的購房補貼。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就業”是“六穩”之首,高校畢業生是最大的就業群體。面對畢業生人數增加、經濟運轉壓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多重不利要素的疊加形勢,
鹽城市堅持“開源、引流”并舉,著力經過強化政策扶持、拓寬就業范疇、優化招聘效勞、擴展見習范圍、施行艱難幫扶等渠道,確保完成全市高校畢業生來鹽留鹽就業總量不低于2.7萬人的目的,其中2.2萬名來鹽就業、5000名留鹽就業。
作為效勞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職能部門,
鹽城市人社局盤繞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堅持人才引進不見面、不時線,在全省率先開發并上線運轉了“沿(鹽)海行、成(城)就你”——
鹽城市高校畢業生供需網絡平臺,鼎力展開“e路同行、職等你來”線上招聘活動,全面提升人才效勞標準化、信息化、便利化程度。
“深化施行‘515’引才方案、人才引領鼓勵‘新十條’,落實市政府支持駐鹽高校建立促進校地交融開展和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等政策,引才留才組合鼓勵效應持續釋放,一季度全市累計引進高校畢業生3788名,其中
鹽城籍高校畢業生2985名,占78.80%;駐鹽高校畢業生537名,占14.18%,呈現引才留才兩旺的良好勢頭。”
江蘇省沿海人才市場管委會辦公室擔任人引見說。
一個多月前,25歲的陳桂花經過人社部門的“云招聘”平臺向
江蘇正大豐海制藥有限
公司投遞求職書,經過面試順利入職,現為
公司檢測中心化驗員。處在試用期的她,每月到手工資3700多元,加上每月500元租房補貼、500元緊缺專業補貼等,月收入近5000元。
陳桂花是
鹽城鹽都區大岡鎮人,系獨生女。“父母年歲大了,我不想離他們太遠。”她去年畢業于金陵科技學院,專業是食品科學與工程,與目前的工作根本對口。
為精準精密效勞好高校畢業生這一人才潛力“硬核”,
鹽城市人社部門響應人社部在全國展開的“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再造效勞流程,提升效勞效能。優化晉級了“515”人才效勞網、APP申報、人才綠卡系統,努力不時提升“互聯網+”效勞才能。同時,順時應勢,因人施策,同步推出職業指導“云課堂”、線上職業技藝培訓課程、在線政策宣傳等全方位、個性化效勞。
“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來鹽留鹽就業創業,是我市營商環境趨優、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表現,其樂業幸福指數的不時攀升,正是
鹽城高質量開展持續向好的顯著特征。”
鹽城市人社局擔任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