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一直堅持全國醫藥強省搶先位置的
江蘇,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加速邁向“世界級”作為最新開展目的。
醫藥龍頭企業集聚,發力自主創新
“省委、省政府明白把醫藥產業作為施行打破的重點范疇,提出要優化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開展規劃,打造醫藥安康產業集群。經過多年鼎力引導和精心培育,
江蘇已成為全國醫藥產業開展最快、創新才能最強的地域之一。”
江蘇省醫藥監視管理局局長王越說。
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創新開展,我省突出鼓舞原始創新,加大產品申報和投產上市的指導幫扶力度,有效縮短產業化進程,實在加強
江蘇在生物醫藥范疇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我省新藥申報量不斷處于全國前列,2019年獲國度藥監局批準上市
藥品89個品規,其中I類新藥8個品規,分別占全國總數的18.2%和61.5%,均居全國首位。”王越說。
近年來,我省鼎力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位置。在2019年省重點研發方案(社會開展)中,特別提到24項生物醫藥后補助項目的承當主體均為企業。“2018年中國醫藥工業企業百強”中,我省13家企業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
豪森藥業總裁呂愛鋒引見,他們
公司產品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已超越12%,創立了國度企業技術中心、國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度中央結合工程中心等研發平臺。以中樞神經、抗腫瘤、糖尿病等為重點研討范疇,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重點
醫院展開多方式協作,促進科研成果和市場運用高效鏈接。今年3月,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獲批上市,為更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長期、高質量生存的希望,填補了國內自主研發三代EGFR-TKI的市場空白,為世界藥物研發奉獻中國原創力氣。
在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信達生物、康寧杰瑞、開辟、金唯智等一批具有中心自主學問產權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脫穎而出;位于
南京江北新區的生物醫藥谷集聚著綠葉制藥、先聲東元、世和基因等基因及生命安康范疇企業,培育了健友生化、藥石科技、南微醫學這3家上市企業。
由“創仿分離”轉型“首發引領”,推進我省新藥研發綜合才能和整體程度進階。
去年,我省新上市創新藥數量居全國首位,其中,恒瑞醫藥和豪森藥業分別上市了2個創新藥,金迪克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完成了我省流感疫苗“零”的打破。
產業范圍全國搶先,目的“世界一流”
依托產業范圍全國搶先的優勢,我省生物醫藥業緊盯世界前沿,已具備與國際同步開展的根底和潛力。
“全省醫藥產業集中態勢明顯,已根本構成‘四大醫藥板塊’,即蘇南的蘇錫常醫藥產業群、蘇中的中國泰州醫藥城、
南京‘藥谷’以及蘇北的
連云港新醫藥產業基地。”王越說。
3月6日,
蘇州工業園區《建立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規劃(2020—2035年)》正式發布,“生物醫藥產業”是其中的關鍵詞之一。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總裁助理李詠梅引見,產業園已匯集400余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創新企業、近1萬名高層次科技人才,構成創新藥研發、高端
醫療器械、生物技術三大重點產業集群,全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藥創新基地,
連云港加速推進“中華藥港”建立,重點構建“3+2+X”生物醫藥產業體系,穩固開展化學藥、
現代中藥和生物藥三大優勢產業,培育開展藥用包材和藥用輔料兩個配套產業,鼓舞扶持
醫療器械、制藥配備及其它大安康特征產業。
南京生物醫藥谷則緊抓國度級新區、自貿區的“雙區”聯動開展機遇,進一步聚焦“基因之城”建立,著力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生命安康產業集群。去年,江北新區生命安康產業收入范圍達800億元,已逐漸構成由新藥研發基地-生物醫藥谷、醫康養研藥一體化應用示范基地-國際安康城、數據平臺-國度
醫療安康大數據中心、原料基地-新資料科技園構成的生命安康全產業鏈。
2019年,我省醫藥制造業范圍繼續堅持全國前列,其中化學藥制劑、
醫療器械等子行業范圍全國第一;全省共11家園區入選“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50強,入選數量連續3年居全國首位。
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搭建國際平臺
瞄準“我國生物醫藥范疇創新平臺體系最全、企業研發才能最強、產業開展質態最優的產業創新高地”目的,加速邁向“世界級”,我省積極發揮科技方案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國際平臺的搭建。
2019年,省各類科技方案盤繞生物醫藥范疇關鍵技術攻關、人才培育、平臺建立、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立項支持200多個項目,投入省撥經費超2.7億元。與此同時,加快會聚海內外醫藥創新高端要素。盤繞新藥創制流程關鍵環節,全省已規劃建立300多家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
連云港打造全產業鏈公共效勞平臺,推進建立省原創化學藥創新中心、省中醫藥創新中心、花果山醫藥研討效勞中心、廢料回收應用中心等。
泰州中國醫藥城施行“產城一體、一體兩翼、創新驅動、重點打破”戰略,加快完善開展平臺,著力推進產業集聚,努力于打造中國范圍最大、產業鏈最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目前,區內已集聚國內外50多家知名大學和醫藥研發機構,440多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先后落戶。
蘇州工業園區陸續設立中科院藥物所
蘇州研討院、中國醫科院
蘇州系統醫學研討所、英國牛津大學
蘇州研討院等研討平臺;主辦或協辦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ChinaBio生物醫藥協作論壇、DeviceChina
醫療器械頂峰論壇等國際化會議交流平臺。
南京生物醫藥谷相關擔任人引見,2019年,哈佛大學BIDMC
醫院南京精準醫學轉化中心揭牌。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出效益好、帶動才能強的項目陸續落戶藥谷園區,其中中科院“麒麟刀”項目將填補我國大型放療設備的空白。
如何加速邁向“世界級”?中國藥科大學國度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討中心執行副主任邵蓉倡議,要強化根底研討、關注臨床需求、注重成果轉化、提升藥質量量與技術含量,合理產業構造,夯實產業根底,強化領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