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豫疫情防指〔2020〕28號),現就教育系統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01
堅持科學預防
1.科學佩戴口罩。嚴格遵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和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印發的《大專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有關要求,引導低風險地區師生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大中院校師生在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情況下,教職員工和學生無需戴口罩;在封閉、人員密集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小于等于1米)時,需戴口罩。中小學師生需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托幼機構,因幼兒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議戴口罩;托幼機構教師需戴口罩。學校和托幼機構進出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服務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保持人員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情況下,會議室參會人員無需戴口罩。
2.減少人員聚集。學校要嚴格活動管控,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減少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引導師生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學校食堂采用錯峰用餐,避免學生集中用餐,并保持用餐距離。
3.做好通風消毒。嚴格落實《學校傳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以及校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進行通風換氣、清潔消毒,并做好日常登記。空調使用,嚴格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夏季空調運行管理與使用指引》執行。
4.抓好健康教育。通過多種方式,持續開展以防控傳染病為重點的健康教育,引導師生養成“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注重營養均衡和合理膳食。落實《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有關要求,經常性對學生視力進行檢測,引導學生科學用眼。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續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廣泛提供心理疏導服務,預防“疫后綜合癥”。
5.堅持科學鍛煉。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要求,因人施策優化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師生體育活動應安排在戶外或通風較好的體育場館進行,一般保持1.5米間距,盡量減少接觸。不得佩戴N95口罩進行體育運動。低風險地區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時不需戴口罩。課前應充分做好熱身運動,課中要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密度,課后及時休整。
6.定期開展演練。進一步加強防控應急教育,完善應急預案、工作方案,經常性組織實戰演練,確保師生熟悉應急預案主要環節,提高應急能力。
02
把控重點環節
1.落實“四早”要求。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工作要求,做好師生信息排查和健康管理,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勤)病因追查和登記等防控措施。及時發現師生身體異常癥狀,對在校期間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師生,第一時間上報有關部門實施隔離,及時移送定點
醫院就診,同時做好對密切接觸者的判定和跟蹤管理。
2.嚴控重點場所。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流程圖》等規范標準,嚴格把好校門,落實“五個一律”要求,未經學校批準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持續強化教室、實驗室等教學區域,宿舍、食堂、超市、浴室、家屬區等生活區域的防控措施。合理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運動場所、圖書館、會堂、展館等室內場館,避免大規模人員聚集。
3.關注重點群體。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對無癥狀感染者、境外回國人員、已治愈患者等,精準劃分重點人群,分類做好精準防控。繼續推動核酸檢測工作,根據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和工作實際,及時調整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新冠肺炎檢測范圍。對來自或開學前14天內到過中高風險區的師生,以及確診后治愈的或與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過的師生,主動引導其返豫前在當地完成檢測,并持有效檢測證明返校。
武漢市來豫返豫人員,按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最新要求執行。鼓勵具備條件的教職員工在開學前,按照“愿檢盡檢”的原則接受核酸檢測,及時發現可能的無癥狀感染者,降低學校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可能性。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返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和自我健康監測,入境后嚴格執行當地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隔離后且身體健康方可返校學習和工作。
4.抓好食品安全。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要嚴格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按照學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有關文件要求,全面排查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狀況,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嚴格執行食品原材料定點采購、索證索票、出入庫登記、食品留樣和中小學校領導陪餐制度,積極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加大對學校環境衛生、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等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開展食堂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治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防食品安全問題。
5.做好其他傳染病預防。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地傳染病流行情況,綜合考慮季節變化因素,做好結核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等各種傳染病和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嚴防聚集性疫情,避免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產生放大效應。對出現的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例,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
03
強化基礎保障
1.保障防疫物資。各地各學校要會同有關部門保障學校防疫物資儲備充足、可持續供應,加大對條件薄弱學校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防疫物資配備的支持力度。
2.保障人員配備。要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和疾控部門加強聯系,解決好校醫和衛生專業人員配備等問題,確保學校專業衛生人員保障到位。要通過聘任“衛生副校長”“健康副校長”等形式,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專業隊伍建設。
3.健全制度體系。要建立健全“預判、預警、預防、預演”機制,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配合,做好疫情預判,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流感等傳染病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預警機制,扎實開展應急預演。健全傳染病疫情報告、晨午檢、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復課證明查驗、健康管理、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免疫預防接種查驗和通風消毒等各項工作制度,進一步增強指導性、針對性、操作性。
04
壓實防控責任
1.明確防控要求。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河南鶴壁墻體廣告河南鶴壁墻體廣告各地各學校要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防住疫情是關鍵,盯住目標是重點,守住陣地是責任,穩住局勢是底線”的原則和“精準防、嚴格控、有效導、及時調、科學判、務實管”的方法,落實“防輸入、防反彈、防突發、防松懈”等“四防”要求,細化常態化防控舉措,加固薄弱環節,補上短板漏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
2.壓實“四方”責任。要進一步明確和嚴格落實各地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各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各學校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個人家庭健康守護責任,特別是明確地方教育部門領導干部、學校書記校長、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班主任、教師的責任和要求,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良好氛圍。
3.加強聯防聯控。要加強與衛生健康和市場監管部門、疾控機構、定點
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建立完善教育、衛生、市場監管、學校、家庭與
醫療機構、疾控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要主動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對傳染病預防的監督與管理,強化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監管;要與當地
公安、消防部門加強聯系,加強巡邏力量,加大校園巡邏頻次和力度,發現問題,妥善處置,著力防范化解校園安全風險;要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對學校管理人員、醫護人員等進行防疫知識和技能培訓,切實提高防控意識和能力;要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引導家長落實維護孩子健康的責任,強化“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教育兒童青少年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