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我感覺濟南的藍天越來越多,空氣質量一年比一年好。你們看,今日的PM2.5數值是24微克/立方米,PM10是37微克/立方米,數據特別好。”說這話時,山東省濟南回民中校園長楊長寨特意查看了校園內裝置的一臺空氣質量在線監測設備。
作為一名堅持18年從事生態環境教育的“環保達人”,楊長寨對濟南生態環境的改進感觸較深。前幾年上班時,他每次騎著自行車通過火車站鄰近的鐵路橋下,“總是被嗆得咳嗽,一聞便是鄰近工廠或老百姓燒煤散發出的二氧化硫的味道。”由于大學學的是化學專業,他對氣味比較敏感。
在濟南生活了39年,楊長寨經歷了空氣不錯、空氣變差、霧霾到藍天頻現的整個進程。“上一年,濟南的空氣質量持續變好,顯著感觸到政府在生態環境管理方面下了大力氣,生態環境系統也付出了許多的才智、汗水與汗水。”
最近兩年,“泉城藍”頻頻出現在媒體報道和朋友圈中。“藍天對咱濟南的老百姓來說,已經由奢侈品變成了日常品。”楊長寨說,仰望天空,經常看到藍天白云的日子讓人感到心情舒暢。
不只藍天常現,碧波也在常流。上一年暑假,楊長寨帶領20名校園師生,從濟南動身,沿小清河全程騎行。“從沿途采集的水樣檢測結果看,濟南段水質是最好的,而且比從前都要好。”
楊長寨家住在天橋區,能直觀感觸到小清河的水質改變。最近兩年,小清河兩岸建立起污水處理廠、實行雨污分流等,“小清河早已不再是小臭河,水質變得越來越清,水里的魚多了,也有野鴨了。”
在濟南,保衛藍天碧波,不只政府部門在發力,全社會共同參加生態環境維護的氛圍也日益稠密。在全體師生中尤其是培育學生節能節水意識,推廣垃圾分類,營造“校園是花園、教室即景點”的綠色氛圍,2019年,楊長寨所在的濟南回民中學被評為省級綠色校園。在濟南,除綠色校園外,還有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環境教育基地、環保小衛兵等評選活動。
現在,濟南有30所校園獲得國際生態校園綠旗榮譽,先后創立國家級綠色校園3所、省級133所、市級591所;創立國家級綠色社區2個、省級55個、市級197個。評選濟南市環保小衛兵1045名,綠色家庭1000家。
直通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攻堅污染防治 打造生態濟南
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2019年,濟南的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進,首次完成重污染天氣個位數的方針,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92,連續兩年進入“5”時代。全市10個省控以上河流查核斷面悉數到達水質方針,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合格;小清河水質年均值到達地表水四類水體標準,9-11月到達三類水體標準,完成了40多年來的前史性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消除劣五類水體任務。本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環繞施行生態環境維護攻堅舉動,以改進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四減四增”三年舉動為推手,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管理系統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堅決打好“氣、水、土”保衛戰,完成生態環境維護與經濟高質量展開雙贏。
堅持生態立市,施行生態環境維護攻堅舉動,打造生態濟南、大美濟南。本年,濟南將環繞持續改進生態環境質量,完善環境污染區域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引領生態環境維護協同管理,決戰決勝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攻堅大氣環境質量改進,強化工業污染管理,展開柴油卡車、工業爐窯、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專項管理舉動,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時定位和排放監控,以迎難而上、一微克一微克爭奪的決心全力沖刺攻堅,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攻堅水環境質量改進,以源頭管控為根本,以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為抓手,以才智河道管理建造為手法,以小清河長時間安穩合格為重點,堅決打好碧波保衛戰。決勝攻堅土壤環境質量改進,抓好重金屬、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加快土壤污染管理與修復,受污染犁地安全利用率到達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到達90%以上,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完成生態環境維護與經濟高質量展開雙贏,盡力建造天藍、地綠、水清、泉涌的生態家鄉。
市民觀念環境教育工作者宿偉中——
推進大眾參加生態環境維護制度化 爭做生態文明建造引領城市
“本年兩會,我尤為關注推進生態文明建造的話題。”作為濟南市民和環境教育工作者,宿偉中說,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濟南,“打好藍天、碧波、凈土保衛戰,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方針”這句話,已經落實為詳細的舉動,泉城已成為生態宜居的模范,并跨入國內一線“網紅”城市行列。
宿偉中以為,濟南生態文明建造獲得矚目成績的同時,社會各界應勠力同心,抓住黃河流域生態維護和高質量展開國家戰略的前史機遇,引領國內城市生態文明建造。他主張,將推進大眾參加的生態文明建造內容制度化、系統化,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造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鄉村,做到濟南生態環境教育“聲聲中聽”;財務、金融、企業等政府部門整合社會力氣,培育生態文明建造師資力氣,引進來、走出去,鼓勵參加全國性生態環境項目競賽并進行規模化復制,讓濟南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造的高地。
環境維護實踐者高飛——
多安排公益活動讓家長孩子參加 打造國際一流調和宜居之都
經歷過疫情,讓每個人更深切地體會到自然環境與人類的聯系。作為濟南
的一位一般市民,高飛說,建造美麗我國、把濟南建造成為國際一流調和宜居之都一直是人們的美好愿景。完成這一方針,將進步社會整體生態文明素養和生態環境參加能力。作為“泉城”,維護好水資源,維護好生態環境,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將指日可下。
高飛說,關于環境的維護,濟南展開了許多富有意義的活動,比方展開了“無痕山林”“生物多樣性觀察節”“環保小衛兵”等一系列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市容市貌得到了顯著的改進和提高,節水保泉、城市綠化獲得了顯著效果。
高飛主張,多安排一些公益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參加,有體驗,有感觸,有舉動,用實踐響應“維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倡議,美麗的泉城將以最美的姿勢展示風貌。濟南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