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據隴東報報道(記者張凡)年均氣溫10.4℃,年均降雨量589毫米,無霜期175天左右,光熱資源豐富,年日照總時數2474小時……這些自然優勢,促使近年來鎮原縣始終全力培育壯大蘋果產業,逐步實現了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園、科學化管理、產業化經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連日來,鎮原縣屯字鎮閆孟村有機認證蘋果示范基地里,果農們忙著剪枝、疏果。“種果樹的收入可比種玉米好多了。”果農魏志剛一邊疏果一邊開心地說。
“蘋果產業既要提高經濟效益,也要實現生態效益,促進綠色發展。”鎮原縣果業局副局長李霄勇說,大面積的蘋果樹栽培,提高了森林覆蓋率,對保持水土、減弱風速、保護環境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鎮原縣屯字鎮閆孟村千畝有機認證蘋果示范基地是慶陽北國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重點建設的“四大基地”之一,采用第三代富鈣技術和嚴謹的科學生產手段,在特定的土質、土壤、水分等條件下生產出營養豐富促進人體健康的蘋果,真正達到有機、綠色、富鈣水平。近年來,公司流轉農村土地,與貧困戶互惠互利,發展果業,吸納富余勞動力,幫助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入股分紅,共帶貧200多戶。
在慶陽居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育苗基地,果農們同樣忙碌。“一年下來收入近6萬元,對以前單靠種地的我來說,是一筆不少的收入。”承包經營果園、入股合作社的鎮原縣太平鎮棗林村村民李滿軍高興地說。
2016年,慶陽居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鎮原縣太平鎮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建成現代矮化蘋果示范園1575畝,逐步進入掛果期后,公司把這些果園分片承包給流轉土地的農民們,每棵果樹3元錢的“打理費”,同時雙方約定,蘋果銷售之后,每斤給農戶0.5元的“提成”。很快,就有11戶農民承包了350畝果園。
慶陽居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長慶介紹,分片承包這一模式的實行是一次大膽的創新,也為目前規模化經營果園面臨的勞力短缺、不能精細化管理等問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可以極大地提高果園商品率。
位于鎮原縣太平鎮的鎮原縣登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引導村里2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統一采購農資,統一標準生產,統一后期銷售,統一共享信息,組織技術骨干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栽植蘋果180畝。“目前,合作社帶動80多戶群眾實現務工和蘋果種植收入210多萬元。”李登民自豪地說,蘋果產業已成為他們村乃至鄰近幾個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產業。每年的春夏季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果。
截至2019年底,鎮原縣全縣果園累計留存面積12.57萬畝,其中掛果6.64萬畝,年產量15.6萬噸,產值7.3億元,人均果業純收入980元。目前建成萬畝鄉鎮4個,千畝行政村46個,百畝自然村340多個,10畝以上大戶1150多戶,逐步形成了以屯字塬為主,輻射帶動平泉塬、臨涇塬、孟壩塬規模發展的蘋果產業帶和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 新疆哈密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