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日前,記者了解到臨沂市沂水縣在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業中,經過機制立異,建立“街巷長”,環境得到了有用改善。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磨峪村的劉玉松,一大早就幫著鄉民孫桂花把堆放在巷子里的樹枝,搬到了宅院里碼放規整。
磨峪村是果樹種植大村,每年桃樹更新換代和修剪發生的樹枝數不勝數,亂堆亂放到處都是,有的甚至幾年動也不動,村里要求清理,鄉民卻不配合。
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磨峪村鄉民孫桂花說:“我就擱這里,你能怎樣我,我燒火,你先給我拉煤氣罐來我先燒著。”
日積月累的垃圾存量大,清理欠賬多,磨峪村的狀況并不是個例,更為要害的是人居環境整治大眾參加度不高,如果單純依托社會購買服務,頭一個面對的便是資金問題。
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濤說:“關于城鎮來說自身財力就緊張,不可能拿出很大的資金來支撐這項作業。”
沒有資金,作業還要理出個頭緒,怎樣辦?今年,當地立異管理方式,在鎮轄區內每個村的每條街、巷選出德高望重、責任心強的黨員或許大眾擔任街巷長,擔任這一條街巷的環境衛生,引導大眾自動參加、自覺參管人居環境整治。
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濤說:“重要的是能夠使用黨員和鄉民代表的威信,逐戶做作業,全面發動大眾,參加人居環境整治這項作業。”
磨峪村選出了23個街巷長,當上了“挑刺”人的劉玉松擔子重了不少,閑著沒事就會在家門口的小巷子轉上一圈。
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磨峪村街巷長劉玉松說:“我就先帶頭,來來我給幫幫忙,一帶動,一塊和我收拾下就過去了。”
專人帶動,專人專管,打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沒人干、沒錢干的突破口,老百姓自動參加的認識也越來越強,房前屋后垃圾成堆的問題迎刃而解。
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磨峪村鄉民孫桂花說:“巷長領著是有優點的,最少他看著村干部領著該不讓挪的他也挪了,覺著比平時以上這些年歲是有些轉變了,你叫咱們挪咱們就挪這一項思想他就通了。”
為打造環境整治作業常態化、長效化,這個城鎮建立起從城鎮長到街巷長的六級作業法,形成了構建層層包扶、上下聯動的作業體系。還專門建立了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用于獎勵執行各項作業優秀的村集體。
臨沂市沂水縣崔家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濤說:“以獎代補的形式,每個月對31個行政村進行查核,根據查核名次兌現獎懲,支撐村里抓好這項作業。”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