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滿漢全席是集滿族菜和漢族菜精華而形成,清時聲名赫赫、獨領風騷,甚者視滿漢全席為“滿菜”,實則全席中漢菜名類多,滿菜名目少,菜料、庖工多效仿京魯江浙菜,且全席中的滿菜有名易菜存,有名菜皆易,也有名菜皆無而自創,是傳統滿菜的流變,而非滿菜的精粹。
滿菜,又稱北菜,滿語“阿瑪里刻包哈”,是我國滿族等北方諸民族飲食文化的精粹。在黑水白山、黑龍江以北、東至海的廣袤區域,飛禽草果、魚獸蟲卉,都是北菜的特色食材,黑龍江流域出產的鰉魚、熊掌、犴鼻、鹿尾、豹胎、飛龍、猴頭菇等是為北菜珍奇。清圣祖康熙東巡時,曾雅稱北菜為“北膳”。
有記載稱北菜發端于金,興于明,盛于清前期,衰于清末、民國。
清代學者、飲饌專家朱彝尊撰寫的食譜《食憲鴻秘》中對北菜有所涉及,為北菜的流傳發揮了作用,但更多為滿族各家族中的內部相傳,璦琿滿族富察希陸便據家族先人手書《滿洲北菜食單圖解》的殘稿整理出了《滿洲北菜索實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抗擊沙俄武裝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康熙皇帝決策在璦琿建城、駐軍,富察希陸先祖來到璦琿,為璦琿滿洲正鑲黃旗伯爾泰麾下,世襲拔什庫(領催,司佐領會計文書的士兵,八旗軍下級軍官)、筆帖式(司文書、翻譯、檔案的文官)。其父富察連,十六歲為弓手,十七歲為馬甲,二十歲到璦琿副都統衙門隨班為教習筆帖式,二十二歲晉升黑龍江將軍恩澤麾下筆帖式,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繼任黑龍江將軍壽山將軍府內院總管,諳熟滿膳筵席規矩,1913年正月隨其母琪任格福晉入京為隆裕太后殯天奔喪獻器席十三碗,1925年中秋經姚福升舉薦任卜奎(今齊齊哈爾)黑龍江督軍府內操管司頤養筵務。據富察連述曰:“其祖太爺德毅公敬恩巴圖魯,系富察氏五輩祖,雍正朝三品頂戴,身邊有巖姓行三者。‘巖’云南音讀‘崖’,南人,先世平三藩之亂時受降,遣離云南,效力于德毅公帳下,因擅調南菜而任大營火頭軍。巖三亦受祖染,烹飪美食,為八旗將卒所愛。隨德毅公來璦琿,抬旗入滿洲鑲黃,姓滿姓富察,然族眾仍習呼為巖木吉,即巖大伯之意。由他首創滿洲烤鋪,專司燒烤蒸煮之功,此為璦琿有北菜之始,頗有聲譽,時維雍乾之際也。巖木吉后被盛京將軍召請,為東巡帝后備宴。巖木吉將璦琿駐防八旗、墨爾根駐防八旗、齊齊哈爾都統衙門八旗所傳之滿菜肴食單,留心搜集,又巧揉祖傳南菜技法,創研滿菜食單百余矣,并將吾祖康熙十九年(1680年)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珍藏之為康熙帝東巡專備之布特哈行宮御膳食譜相合,形成了富察巖木吉北菜格局,別具風格,氣勢雄渾。吾族代代傳替相因,時維辛已,書傳世世。”1932年春富察連去世,整理其遺物時得先人手書,記錄著璦琿滿族富察氏北菜的《滿族北菜食單圖解》殘稿,富察希陸歷二十余年整理殘散遺稿,并譯滿文為漢文,編撰成《滿洲肴饌索實錄》。
璦琿滿族富察氏北菜有燒烤、清蒸、燉饌、鮮生、汁飲、干果六大類,所用食材將璦琿一帶的物產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獨具特色。 甘肅白銀墻體廣告發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