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洛陽市市長劉宛康2日在
鄭州表示,
洛陽正在加碼副中心城市建設,
河南三門峽墻體廣告力爭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突破350萬人。
前不久,
河南省出臺《關于支持
洛陽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2日,在第38屆中國
洛陽牡丹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劉宛康解讀了
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的相關問題。
位于
河南西部、黃河中游的
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唐朝時期的
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國際大都市,一時車馬喧囂,國際商賈云集。
洛陽還是隋唐大運河的中點、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也曾風頭無兩。
劉宛康介紹,當下
洛陽的定位是“努力形成輻射豫西北、聯動晉東南、
河南三門峽墻體廣告支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與
鄭州錯位發展、協調聯動,共同打造引領
河南發展的‘雙引擎’。”
此番定位是
河南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亦是關系
河南發展全局的一件大事。
記者注意到,有著扎實工業基礎的
洛陽,在
河南省內的總體發展僅次于省會
鄭州。
河南三門峽墻體廣告在中原城市群之中的表現也堪稱亮眼:僅2019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就達2315.0億元人民幣。
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旅游業是
洛陽經濟發展兩大支柱。高速鐵路、載人航天、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中都有“
洛陽制造”和“
洛陽技術”。
洛陽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擁有龍門石窟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2019年,
洛陽共接待游客1.42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321.02億元人民幣。
劉宛康表示,按照副中心城市建設目標,
洛陽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個百分點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1/3;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突破35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70%;接待國內外旅客人數和收入占全省比重均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