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凌云縣下甲鎮平懷村,一串串黑得發亮、紅得發紫的桑葚掛滿枝頭,吸引各地旅客前來采摘。“通過改善桑樹種類,我們的桑園除了養蠶還能賣桑葚,一年每畝同比增收約4500元。”貧苦戶羅宗文說,“蠶桑+果桑”“農業+游覽”發展模式帶來可觀收益,更堅定了他脫貧致富的信念。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凌云共有9.1萬畝桑園,籠蓋80個行政村。該縣構建“桑葉喂蠶-蠶繭制絲-桑葚鮮采-桑果制酒-桑枝育菌-菌渣還田”的輪回家當鏈,讓2.6萬名群眾嘗到了甜頭。昨年,全縣鮮繭產值超2億元。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種桑養蠶是農民增收的支柱家當,惟有多元化發展,才氣推進家當晉級實現新突破。”該縣蠶業發展推廣中間負責人董長勛說,綜合開發行使桑園,可以實現資源效益非常大化,農旅結合的模式成為首選。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依靠好山好水的田園景觀,凌云縣下甲鎮平懷村團結加西、彩架等村寨加速桑園整合、革新,引導農民采賣桑葚、釀制果酒、制作桑茶以及開辦農家樂,發展健康休閑攝生家當。同時,以基地工作、資產入股、家當發展等為抓手,引發群眾參與休閑攝生基地建設的積極性。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攝生文明引客來,村民吃上“游覽飯”。纏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屯子增綠,凌云通過政府統籌、多方參與、共建共營的發展模式,結合廣大群眾的伶俐與制造經驗,引導農民轉變制造謀劃方式,推出桑葉茶、桑果酒、桑葚干、蠶沙枕、桑根等系列攝制造品,打造集桑蠶制造基地、鄉下桑園氧吧、桑果休閑酒莊、桑蠶文明集市、全桑宴農家樂等為一體的桑田園綜合體。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我們把村民的志愿配備到田園綜合體的規劃中,推進游覽與文明、體育、交通、農業、林業等配備發展。”凌云縣委布告伍奕蓉說明,該縣以萬畝桑蠶當代農業發展為核心,按“一核一帶三片區”總體規劃進行布局,出力構建制造、家當、謀劃、生態、服無、運轉、鄉下治理七大要系,繪就集當代農業、休閑游覽、田園社區、綜合服無為一體的“泗水繽紛”新畫卷。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漫步桑園不釆桑,只把葚子摘一筐,親子科普全家樂,浩坤湖畔魚米香。”這是周游凌云的實在寫照。該縣深入發掘農耕文明,發展知識科普、體驗教育等活動,豐富田園鄉下內涵。當前,該縣38.6公里的騎行棧道將城區與桑園、茶山、泗水河、浩坤湖、水源洞等連點成線、擴線成面,涵蓋多個
鄉村的田園綜合體初現雛形。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田園綜合體建設助力鄉下復興,到2022年,該縣桑葉、油茶、茶葉家當產值預計達16.13億元,游覽綜合消費預計達30億元,屯子住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1.59萬元,將比2019年分別增長41%、15%、61%。
廣西百色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