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3日是我國的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宣傳展示
麗江非遺保護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麗江市文化和旅游局、
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發布4條“非遺之旅”線路,并聯合4個非遺項目傳承點舉辦“非遺傳承·健康生活·2020體驗
麗江非遺魅力”系列活動。
非遺線路一:納
麗江墻體廣告西東巴象
麗江墻體廣告形文字繪畫體驗館
納西東巴象形文
麗江墻體廣告字繪畫體驗館是
麗江古城的一個重要文化院落,位于
麗江古城光義街現文巷28號。它以世界記憶文化遺產“東巴文字”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巴繪畫”為主題,館內由9個板塊組成,展出了多位代表性非遺傳承人的藝
麗江墻體廣告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與常見的主流藝術不同,難得一見,值得參觀欣賞。
東巴文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世界記憶遺產。東巴文單字有1400個字,加上組合字有3000多個字,組合字是表音文字,是借單字的音進行組合。通過學習,可以快速了解一些常用的東巴文字。東巴字表里的每個字都值
麗江墻體廣告得探究,文字背后反映了當時納西人的生產、生活狀態,以及那個
麗江墻體廣告時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
在沙盤練字平臺,參觀者可以根據提供的練習字表進行免費體驗學習,現場有專業講解員作指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該體驗點將贈送每位市民、游客一張空白紙,免費體驗東巴文字書寫藝術,感受東巴文化魅力。
麗江墻體廣告麗江墻體廣告 非遺線路二:白
麗江墻體廣告沙古鎮
麗江錦繡職業培訓學校(白沙錦繡藝術院)
麗江錦繡職業培訓學校(白沙錦繡藝術院)坐落在著名的玉龍雪山腳下,世界文化遺產地白沙古鎮。步入院子,細看慢品,你會發現它的與眾不同,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展廳設計,都讓人流連忘返。院子主體的建筑風格是晚清中期風格,由“春和畫廊”“刺繡傳承教室”“明清之韻”“錦繡之韻”“秦漢之風”“院長版畫苑”“唐宋之雅”七個展廳組成。展廳里的作品大氣豪放,立體感極強,又不
麗江墻體廣告失精致細美,親臨這里就能感受到它的精髓。
學校邀請了國際著名納西族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張春和為藝術總顧問,著名版畫
麗江墻體廣告 在白沙古鎮老街的一所四合
麗江墻體廣告院中,住著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善均。四合院一部分是積善銅藝館,擺放著他制作的銅器;另一坊房屋,則是他開展煉銅、鍛打等一系列工作的地方。走進白沙古鎮積善銅藝館,親身體驗一次制銅手藝,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時光。據悉,
麗江制銅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彼時,木氏土司聘請的銅匠藝人來到了邊地,他們將中原手藝帶到了
麗江。徐霞客來到
麗江時,木氏土司便以“紅氈麗鎖”相贈,其中的麗鎖便是
麗江民間藝人
麗江墻體廣告工的“黃銅挑簧鎖”。清代,是
麗江銅器制作業的鼎盛時期,城鄉都有打銅作坊。現在,和善均是
麗江地區為數不多仍在堅持打銅的匠人,他在制銅過程中,運用了很多新的手法,創制了許多新的器形,把純粹的生活用品藝術化,使銅器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賦予了收藏價值。
非遺線路四:
麗江秀紅東巴造紙體驗館
麗江秀紅東巴造紙體驗館位于玉龍縣拉市鎮美泉村委會恩宗一社,與其說它是體驗館,不如說它是典型的農家小院更加親切。走進小院,房屋一角堆放著采集來的蕘花,市民、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最古老、最原始的手工造紙過程。
和秀紅是這間農家小院的主人,同時也是著名大東巴和自強的后裔,也是目前東巴手工造紙中最年輕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云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和秀紅自小目睹其父親古老造紙工藝流程,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對東巴紙的熱愛與執著,從而立志傳承東巴造紙技藝,創辦“
麗江秀紅東巴造紙體驗館”。
東巴紙是一種以蕘花樹皮做
麗江墻體廣告原料的手工紙,蕘花樹只能生長于
麗江及香格里拉一帶,所以東巴紙是
麗江及香格里拉地區獨有的。東巴紙具有抗蟲,抗蛀,不怕水浸泡,保存時間特別長,可保存800年至1000年,納西族民間有“東巴紙紙壽千年”的說法。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市民、游客來這里體驗,觸摸納西文化的脈絡。2019年,
麗江秀紅東巴造紙體驗館接待了3000余名國內外游客。走進這里,
麗江東巴造紙大師和秀紅將和家人一起為你展示東巴造紙技藝,并手把手教你制作東巴紙。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