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高度重視“六穩”“六保”工作,牢固樹立“就業是第一民生工程”的理念,結合部門職責,強化就業工作,千方百計開拓思路,想方設法尋找門路,確保就業目標的高質量完成。
開展“點對點”專車服務保就業
3月24日,載著50多名
湖北籍員工的專車抵達
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
公司。這是
廣西首趟來自
湖北省低風險地區的返崗復工專車,也是市人社局開展的“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的一個縮影。該局圍繞市內重點企業的用工需求,主動協調疫情防控指揮部、
公安等部門,共幫助14532名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
在派出首趟專車接回
湖北籍工人50多人之后,市人社局又陸續派專車接回近500人。東興市更是馳騁7000多公里,到
浙江等地接回技術工人300多人。市人社局還組織專車到上思縣南屏瑤族鄉接300多名工人到柳鋼
防城港鋼鐵基地、盛隆冶金等企業上崗返崗,有效緩解了疫情期間企業的“用工荒”。
同時市人社局舉辦線上線下招聘促就業,組織了“2020年
防城港市春季人才掌上視頻招聘會”線上網絡招聘活動,共有61家用人單位提供2011個崗位入場線上招聘,達成就業意向100多人。4月份,在東興市江平工業園區組織開展了“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5月份,在上思縣、防城區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辦系列招聘活動15場,80多家企業攜5000多個崗位現場招聘,3000多人次參加系列招聘活動,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20多人,滿足了廣大求職者的需求。
落實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3月2日,
廣西惠禹糧油工業有限
公司接到了市人社局送去的47萬元穩崗補貼款,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助力企業穩發展、渡難關。在疫情期間,該局全面落細落實減、免、降、緩、返、補等各項惠企政策,優化辦理流程。
為減少現場辦理和人員聚集,社保經辦機構突破常規,簡化流程,優化程序,企業只需在網廳上完善信息,做到免申請、免填表、免跑腿,將辦理發放時間從企業申請到社保部門審核公示15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
截至5月底,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11316萬元,涉及企業3458家,受惠職工66762人;降低社保費率減少企業負擔5691萬元;發放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補貼25批次,返還金額 1108.19萬元,惠及36286人;新增崗位補貼9306人次共695.78萬元;審核發放 “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440萬元,惠及19家企業2200名職工。通過落實各項援企穩崗政策,推動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做到不裁員、少裁員,有效維護了就業穩定大局。
開展遠程庭審,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5月22日,市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通過遠程視頻開庭審理了一起農民工工資爭議案件,為在北京打工的李某夫婦討回被拖欠了4個多月的工資,完成了一次審理不見面、質量不打折的仲裁庭審。
疫情發生以來,市人社局大力推行“不見面”仲裁服務,對不方便到現場的當事人實行遠程視頻開庭。這一舉措不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保障當事人維權,而且還貫徹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理念,達到了“三贏”的效果。
截至目前,已經通過視頻遠程審理了涉及農民工工資、工傷待遇等多起爭議案件,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市人社局還通過創新建立“監察+仲裁”聯合調解工作機制、對農民工工資案件開通維權“綠色通道”、推行(舉證期)答辯期征詢制度以及繁簡分流辦案制度等舉措,率先在全區試點建立勞動人事糾紛聯合調解中心,最大限度消除矛盾糾紛引發的不和諧不穩定因素,逐步減少勞動人事糾紛案件的發生,切實提高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處理效能,為我市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