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 北京,曾被許多人以為是中國樓市最后的“堡壘”。但是,在這一輪的房地產商場調整中,這座看起來堅不可摧的“堡壘”好像有些搖搖欲墜。
最先感受到這種改變的,是北京的十幾萬房產中介人員。“兩個月了,我一套房子也沒賣出去。”5月6日,朝陽區一家厚澤地產門店的置業參謀王雅帥這樣通知《華夏時報》記者。本報記者在造訪中發現,北京的二手房房價自城中心向外,呈階梯式降價的態勢,單個高端房源降價乃至以百萬元計。
和二手房商場比起來,北京的新房商場要“淡定”許多,盡管降價的個案有所增加,但全體報價仍然保持穩定。不過,開發商的心態正悄然發生改變,盡管在售樓盤的報價根本沒變,但行將開盤的新盤報價卻對比“低沉”,土地商場也出現了降溫的痕跡。
盡管樓市狀況不容樂觀,但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標明,短期內北京限購限貸的方針不太可能會放松。北京住建委房子商場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也標明:“暫時不會出臺新措施。”但是,從長遠來看,北京樓市方針的調整恐怕不可避免。“假如方針仍是保持當前這種嚴重的態勢,再加上自住型商品房不斷上市,北京的房價可能會出現加速下滑。”亞豪組織商場總監郭毅標明。
二手房商場“淪亡”
在北京朝陽區雙井橋鄰近的一個路口,王雅帥和別的兩名西裝革履的置業參謀等待地看著每一位路過的行人。在看到本報記者的第一眼,王雅帥就箭步沖上來。“請問您是租房仍是買房?咱們這里房源許多。”不等記者答話,他又補充道:“報價您不必憂慮,降低起伏很大。”
進電梯時,王雅帥將其手刺遞給本報記者。在前往其單位討取材料時,王雅帥再次遞上手刺。在揮手告別之際,這個小伙子又抓住機會遞了一張。
王雅帥通知本報記者,不只他自個兩個月來沒有賣房的成績,在他周圍的十幾個搭檔里,一個月能賣出去一套就算很不錯的了。
本報記者從一家中介公司內部人員處取得的事務線狀況內部通稿顯現,當前的北京二手房商場現已進入買方商場,“層出不窮的賤價房讓客戶的心理價位不斷變低,張望心情更濃。”同一區域內的門店上交的計算標明,“看來看去就那些客戶,只不過在來回看。”而業主現階段的配合度就對比高,并且會主動降價。其間,一手業主的降價起伏對比大,而二手業主降價起伏相對較小。
華夏地產研討部供給的數據顯現,“五一”三天小長假時間,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僅為31套,對比于上一年同期的172套和前年同期的347套,下滑起伏驚人,是歷年來“五一”小長假的前史低點。
本報記者造訪發現,除了學區房的報價照舊堅硬外,北京各個地區的二手房報價均出現了一定程度地下滑。就當前來看,全體降低起伏還屬有限,尤其是普通住所。對比之下,高端住所的降低起伏更大,再加上其總價高,所以動輒出現上百萬元的降價。比方,東三環雙井合生世界的一套137平方米三居原價720萬元,如今600萬元急售,直降120多萬元,但卻無人問津。
開發商心態生變
和二手房對比,北京新房的報價看起來要堅硬許多。但在“五一”小長假時間,新房的成交量也同樣下滑顯著,依據華夏地產研討部供給的數據,其成交套數僅為169套,跟上一年同期的803套對比大降約多半。并且在4月入市的31個項目中,當月出售超越五成的項目僅7個,至于“日光盤”則一個也沒有。
本報記者致電幾位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高管,但對方均標明不方便發表意見。華夏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以為,當前正是樓市博弈的微妙時間,開發商對此對比靈敏。此前,網上曾流傳一份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的內部講演速記稿,這份速記稿對當前房地產的局勢作出了對比失望的判別。不過,北京萬科的內部人士隨后稱該速記稿中“有一些內容不實”。
不論這份速記稿的真假怎么,開發商全體對北京樓市的判別愈加慎重已是不爭的現實。在剛剛曩昔的4月份,一些樓盤紛紛采納平價入市跑量的策略也反映了這一點。
房山區是4月剛需項目開盤對比會集的區域,共有來自8大房企的9個項目會集推盤。其間,售價最高的項目為24000元/平米,而最低售價現已達到14000元/平米。不難看出,比起上一年從前一度高達25000-28000元/平米的區域房價水平,開發商對房山的全體報價預期現已顯著放低。
而進入5月,擬入市的新盤仍然“低沉”。房山天恒樂活城D5項目將于5月底開盤,該樓盤的一位出售人員向本報記者確保,“開盤時的報價絕對不會高于周邊項目的平均報價。”此外,購房者還能享用繳5000元定金抵20000元房款及從繳定金之日到開盤當天每天減500元的優惠。在中糧萬科長陽半島[微博]售樓處,一位售樓員同樣確保,新項目的開盤價不會比上一期的每平米26000元高太多。“最多最多27000元一平米。”他說。
除了新盤定價更低外,開發商在拿地上也愈加理性。盡管4月北京土地商場井噴,土地成交金額高達303億元,環比、同比分別大漲133%、346%,但這首要應歸功于北京市政府加大了推地的強度和密度。郭毅以為,4月的土地成交報價現已有所回落,除了單個熱門區域的報價較高和單個開發商拿地對比急進外,全體而言,開發商在拿地方面現已開始變得對比鎮定了。
但郭毅以為,二手房商場當前的狀況一定會很快傳導到新房商場,新建住所的報價接下來也將會顯著降低。
放松調控暫時沒有希望
盡管二手房和新房商場的狀況都不容樂觀,但前述北京住建委房子商場管理處的負責人標明只會“親近關注”,而不會出臺新政。
眼下,全國房地產商場的行情持續低迷。來自中國指數研討院[微博]的數據顯現,2014年一季度,全國30個首要城市中有28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下滑,其間北京下滑起伏最大,高達55.18%。4月,44個首要城市累計成交面積同比跌幅近兩成,處于前史較低水平。
自4月以來,除了被駁斥謠言的福建“閩十條”之外,還有杭州蕭山、江蘇無錫、廣西南寧、天津沿海、安徽銅陵等地先后傳出救市的音訊。不過,本報記者采訪到的業內專家均以為,北京短期內不會松綁樓市調控。“如今北京還不具有‘救市’的條件。”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標明。亞太城市房地產研討院院長謝逸楓也以為,北京樓市具有風向標的演示意義,在房價還沒有顯著降低的狀況下,其樓市調控方針在短期內沒有調整的地步。不過,他一起還指出,從長遠來看,北京樓市方針調整是大趨勢。
依據北京市住建委最新公布的數據,到4月21日,北京新建住所庫存為67212套,對比2月18日庫存最低點55227套,上漲了超越1萬套。華夏地產研討部的數據顯現,2013年北京每平米2萬元擺布的剛需項目供需比根本是1:4,但當前看現已逐漸降低到1:2。而跟著自住型商品房的大舉入市,這一項供需比還會持續上升,并有可能反轉。
當前北京入市的自住型商品房項目有8個,總供應量為14700套住宅。據郭毅介紹,依照計劃,本年下半年還將有四五萬套自住型商品房上市,將會進一步分流剛需人群,到時商場的壓力才會真實出現出來。
“就當前來看,方針松綁的可能性簡直不存在,但這種事情誰又說得準?”張大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