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內(nèi)江墻體廣告 患有肺氣腫,終年吃藥,一個月醫(yī)藥費高達千元,靠養(yǎng)蠶而來的菲薄收入不抵開銷,貧窮戶李樹華深感日子難熬。
而今,在各方幫扶力氣的支持下,標準化室外鋼架大蠶棚修起來了,蠶繭質(zhì)量和產(chǎn)值雙雙提高,養(yǎng)蠶的月收入可抵達1500元;幫扶責任人常常看望,帶來一些生活必需品;新房也已開端開工建筑……
心系蠶桑,
貧窮老黨員盼脫貧
芋河村是東興區(qū)三烈鎮(zhèn)最遠的一個村,村里到
鄉(xiāng)鎮(zhèn)上的路仍是石子路,還沒有通公交車,村里人上街都是乘坐自家的
摩托車或是交游的面包車。
記者抵達李樹華家時,他正在忙活,粗陋的屋子里,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柜子,即是悉數(shù)的家具。
本年72歲的李樹華患有肺氣腫,說幾句話就氣喘吁吁,更別說做重活了。不過,李樹華偏又是個不怕苦,不怕累,勤勞肯干的人。之前,他還做了長達十年的芋河村村主任,常常協(xié)助村里人做些量力而行的事。
在他家里的
墻壁上,一張2015年頒布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獎狀非常奪目。“我有許多這么的獎狀。1966年,我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算是一個 老黨員了。”李樹華樂呵呵地說道,但說不了一會兒就開端喘,“得了肺氣腫,去城里拿一次藥都要一千多元,不吃又不得行。我老伴常常都要去做胃鏡,胃出血要 住院,她舍不得錢不愿住……”李樹有些嗚咽。
李樹華有一兒一女,早年困苦,兒子入贅到兒媳家去了,女兒遠嫁
安徽,一年到頭罕見碰頭,老兩口只能相扶度日。
“老村主任這自己,好啊!我剛當村支書的時分,許多情況不了解,他都很仔細的給我說,如今都還在跟我說,我們村要致富,蠶桑要搞好……”芋河村村支書王躍能提起李樹華,滿口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