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墻體廣告設計 城固縣龍頭鎮六一村建卡貧窮戶黃紀舟,日前正在自家牛圈里給5頭母牛喂料。他說,去年9月在坤鵬協作社“借”了4頭架子牛,育肥后今年3月全被協作社回購,他凈賺了1.2萬元。目前“借”來的5頭母牛,體魄強健,估計11月份產仔,年底就有望脫貧。
在脫貧攻堅中,城固縣牢牢抓住產業扶貧的“牛鼻子”,立足挖斷“窮根子”,完成了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目前,特征產業已成為開展農 村經濟、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強力“引擎”。估計今年全年完成脫貧2.44萬人,占全縣貧窮人口的38%,貧窮地域
鄉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5%。
“一借一還”,完成“雙贏”
借牛給黃紀舟的,是城固縣坤鵬肉牛養殖專業協作社,現存欄范圍達200頭。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社長高虎林在范圍化養殖中,面臨著場地 窄、勞力少、社員購置架子牛本錢高、市場供不應求等新的難題。為此,坤鵬協作社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參與精準扶貧,探究出一個新的擴張之路——由協作社墊付 資金,向貧窮戶出借母牛或架子牛,貧窮戶只需自愿支付局部定金,就能將牛領回代飼養。
協作社實行“五統一”(良種、良法、防疫、配種、收買)運營效勞。母牛產仔后,歸貧窮戶一切,長到3-6個月后,由協作社代為出賣,所得價 款全部歸貧窮戶;架子牛育肥后,出借給協作社,協作社以市場價回購或立刻出賣,所得價款扣除代養本錢后的差價,全部歸貧窮戶一切,每頭牛協作社只收取 100元的中介費。
三年前,黃紀舟因病致貧,每年吃藥破費就上萬元。去年9月10日,黃紀舟籌集1.5萬元作抵押,從協作社借養了價值2.5萬元的4頭架子 牛,育肥后協作社以3.95萬元的價錢賣出。黃紀舟掰著指頭算起了賬,喂養酒糟及玉米等自配飼料,每頭牛每月破費180元,支付協作社400元中介費,算 下來4頭牛本人凈賺1.2萬元。
曾經有養牛經歷的黃紀舟,隨后又以同樣的方式,從協作社借養了5頭已配種的母牛。“母牛主要是喂稻草和青飼料、秸稈等,本錢很低,養殖起來 更合算。”黃紀舟說,和他一樣,目前全村有10戶貧窮戶,從坤鵬協作社“借牛生財”。“經過‘一借一還’,雙方都賺到了錢……”高虎林自信心滿滿地說,他打 算再擴展養殖基地和消費范圍,爭取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戶脫貧。
在城固縣,相似這樣的“一借一還”扶貧形式還有很多。
五堵鎮宗灣社區楊繼安,是個養牛“高手”,不只本人靠養牛脫貧致富,還走上了“繁衍-飼養-宰殺-牛肉干廢品制造-銷售”全程自產自銷的發 展路子。往常,楊繼安為全村12戶貧窮戶“借牛生財”,經過“代養肉牛、定期回購”完成“雙贏”。三合鎮秦家壩村,榛旺農業開展有限
公司,經過向貧窮戶發 放雞苗代養,3個月后依照高于市場價錢回收,貧窮戶每只雞凈賺40元。目前,
公司已發放雞苗7095只,惠及貧窮戶50戶。弘泰農牧業開展有限
公司精準扶 貧41戶貧窮戶養牛;雙溪鎮喜鵲灣禽畜養殖專業協作社幫扶16戶貧窮戶養牛……
城固縣在產業扶貧中,依照“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思緒,激活了貧窮戶“造 血功用”。目前,全縣已有416戶能人大戶、59個專業協作社、25家龍頭企業參與其中,經過貧窮戶代養、回購或訂單農業形式,成為率領
大眾脫貧致富的領 頭羊。
一份土地,完成三份收入
跟過去不同的是,三合鎮陳丁村四組貧窮戶丁五祥,再不用費神費力地“困”在地步里靠天吃飯,完成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比過去多出2000元的收入。
今年初,老丁在山梁上的一畝坡地,流轉給
漢中瑞豐生物科技
公司,建立千畝大櫻桃生態觀光示范園,流轉費為每畝每年300元。同時,老丁還拿 到了274元的紅利和股金證。原來,當地政府將扶貧項目和扶貧對象“捆綁”,以扶貧資金入股的方式,向丁五祥等85戶貧窮戶簽署了入股協議,年終按股金的 10%發放紅利。貧窮戶不掏一分錢,每年就能有274元的紅利收入。另外,
公司還優先選用貧窮戶入園務工,每天“工資”70元。丁五祥快樂地說,“一樣的 土地,掙三份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城固縣還在短少畜牧養殖條件的村組,推進產業交融,做好土地文章,經過土地流轉、整合扶貧資金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鼎力開展獼猴桃、葡萄 等水果,以及元胡、烏藥等中藥材,茶葉和花卉苗木等生態產業,完成了“土地出租掙租金”、“入股參股掙股利”、“入園打工掙薪金”,讓貧窮
大眾搭上了脫貧 致富的“順風車”。
目前,全縣累計流轉土地6.74萬畝,占家庭承包運營耕地總面積的16.5%,構成特征產業村104個。為促進土地持續有序流轉,建好農業 園區,縣財政還每年列支1000萬元專項資金、1000萬元貸款貼息,整合運用7個涉農部門爭取的中省資金,重點支持優勢主導產業和
現代農業園區建立。現 已建成省市縣鎮級農業園區179個,成千上萬的貧窮戶,完成了在家門口“一份土地三份收入”。
新美
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