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侗族大歌是迄今中國40 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一,也是侗族迄今唯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的項目。《侗族大歌志》是由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游局組織編寫的“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系列叢書”,是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有項目中首部志書。
《侗族大歌志》由吳謀高、吳泰葦、粟周榕三位長期從事文化工作的侗家人任主編,吳謀高是黔東南州志辦原主任,吳泰葦是多本志書的主編,粟周榕是黔東南州非遺辦主任,他們都有編撰大型書目的深厚功底,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深熱愛,其中對侗族大歌從小耳聞目睹,情有獨鐘,且手頭積累了侗族大歌的大量資料。所以,能夠志同道合,順手拈來,共同完成這本志書的編撰。
《侗族大歌志》的編纂出版,得到眾多侗族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與幫助。鄧敏文、吳定國、石干成、吳躍軍(湖南)四位專家提供了大量資料,他們的鼎力相助,使本志資料更加翔實,內容更為豐富;侗族大歌“申遺”親歷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鄧敏文、侗族學者吳定國,以及凱里學院教授傅安輝三位侗學專家、學者親自為志書作序,提高了志書的影響力;鄧敏文、吳定國、石干成、吳躍軍、吳佺新、傅安輝、吳美蓮(廣西)、張子剛、楊俊等專家參與審稿,為侗族大歌拿脈把關,保證了志書的質量。
《侗族大歌志》斷限為事物起始發端至2018 年。全志79萬字,圖片200余幅,體例采用“條目”體;體裁以志為主,輔以述、記、傳(簡介)、圖、表、錄,圖文并茂;結構分類目、分目、條目和子目。由編委、圖集、序言、凡例、《侗族大歌》評審意見選錄、目錄、概述、大事記、侗族文明、大歌起源、大歌藝術、大歌民俗、大歌申遺、大歌文苑、大歌價值、人物、附錄、索引、后記19個部類組成。文體用語體文、記述體。
《侗族大歌志》的編修,從準備到出版歷時14年時間。在編纂過程中,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游局、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對《侗族大歌志》這一成果高度重視,將《侗族大歌志》列入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系列叢書,籌集經費積極支持出版發行,使《侗族大歌志》得以面世,讓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永存萬世。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