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牌 北京地鐵是新中國第一條地鐵,一期工程全長23.6公里,總共17個站,均勻每站1.47公里。
事實上,它并不是咱們今日看到的北京地鐵1號線,它包括如今的1號線蘋果園到南禮士路段,以及南禮士路連著長椿街至北京站的2號線南半環(其時沒有“復興門”站)。由于其時面對的國際形勢,北京地鐵一期工程依照民用最高的等級三級防護建筑,直到今日,都可謂中國最安全的地鐵。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鐵道一期工程正式開工時,國務院將地鐵列為重要戰備工程,代號“401”。
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彭真親身主持了開工典禮。其時已79歲高齡的朱德親身拿起鐵鍬,為地鐵破土。不過,出于戰備工程的保密思考,其時的媒體并未對此進行報導。北京地鐵就這樣奧秘地開工了。其時路上車輛很少,施工并沒有對交通形成多大影響。居民們乃至不知道正在建筑地鐵。
和如今地鐵想坐就坐不相同,其時的老百姓想乘坐或觀賞地鐵,都需求持單位一致收取的觀賞券或介紹信才能坐地鐵。那時候,北京地鐵站還按重要程度劃分了等級:北京站、前門站是甲級站;古城、蘋果園站則是丙級站;剩余的大都是乙級站。
實際上,北京地鐵從計劃開端就處于一個特定的歷史時代,國際形勢對比嚴肅,這就迫使咱們不得不高度重視國防建設和戰備作業。國家明確提出了地下鐵道為三級防護等級(民用最高防護等級),需求具有三防的功用:防原子輻射、防化學、防細菌。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是計劃計劃中1號線和環線的一部分,是北京地下鐵道東西走向的干線,全長30.5公里,其間運營線路從北京站到古城站,全長22.87公里,后延長到蘋果園站,全長23.6公里,設17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古城車輛段)。由鐵道兵第十二師、鐵道部地下鐵道工程局和北京市城建局3個單位施工。根據估計,北京地鐵在戰時能夠每天將5個陸軍整編師的軍力自西山運至北京市區。
地鐵內裝了三層門,兩個車站之間還裝了很多從潛水艇上學來的密封門。防爆門、密封門思考用銅,但造價太高,最終搞成鋼門。到如今快40年了,地鐵一期工程基本上沒有漏水,質量仍然極好。
關于地鐵防轟炸的設計,打個比如,其時是依照100架飛機帶100個炸彈地毯式轟炸后仍然保證安全的規范設計的。就比如說地上炸了個深坑,但需求對地下的布局不產生影響,由于頂部還有防爆炸層。并且遇到戰亂大家也能夠躲進地鐵,就好像躲進地下宮室相同,直到如今也還保留著這個功用。能夠說,如今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北京地鐵“1號線”其實是最安全的一條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