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13日也是中國第七個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交匯點記者了解到,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平許愿墻”簽名悼念活動于12月7日正式啟動,過往市民在“和平許愿墻”上鄭重地寫下發自內心的話語并簽名,表達“勿忘國恥、圓夢中華,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的美好愿望。(12月8日《交匯點新聞》)
“我愛我的祖國”“牢記使命,振興中華”“銘記歷史,吾輩當自強”……在
南京地鐵2號線云錦路站的“和平許愿墻”已經幾乎被寫滿了,整面墻上滿滿的是“祝福”。這是一種善良的祭奠,這更是對和平的祈愿。
“和平許愿墻”寫滿的是世界祝福。一位
南京市民在“和平許愿墻”上寫下了這樣的句點: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和平,人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愛的人,去到一個有山、有海、有愛的地方。善良的中國人有著博大的情懷,這種情懷不是“小我”的牽絆,而是“大我”的釋放。這是對世界和平的祝愿,這更是對世界人民的關愛。無論是“一帶一路”,還是“命運共同體”,亦或是抗疫面前與世界各個國家的心手相牽,都呈現著中華民族的大愛,大情,大胸懷。遠離戰火,我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合作發展我們才能在“共贏”里擁抱美好的未來。
“和平許愿墻”寫滿的是家國情懷。“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感受一下
南京曾經經歷過什么,并好好學習,今后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起來。”這是一位市民特意跑到“和平許愿墻”設置地點寫上的話語。家國情懷就是濃濃的愛國情懷,家國情懷就是善善的樸素情懷。沒有國哪有家,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疫情來了,星夜逆行的白衣天使;洪水來了,一往無前的可愛戰士;火災來了,舍我其誰的消防人員……是這一個個“最美的背影”,是這一個個“最靚的身姿”,把家國情懷書寫在了古老的中華大地上。
“和平許愿墻”寫滿的是中國力量。老人們來了,孩子們來了,藍領們來了,農民工來了。有的字跡賽過書法家,有的字跡還顯稚嫩,還有的用拼音代替了漢字。這讓我們看到的是中華民族心手相牽的齊心協力,這讓我們看到的是“眾人劃槳開大船”的豪邁氣魄,有了這樣的家國情懷,我們“奔跑在世界的前方”還有什么做不到的!“中國人為什么行”,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嗎!我們的成功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我們耗盡心血,披荊斬棘,星夜兼程的付出換來的,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力量,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精神。
我們不能忘記腥風血雨的傷痛,我們不能忘記痛徹心扉的傷疤。然而,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幸福的時代,遠離了硝煙戰火的我們的“不忘記”,不是為了仇恨,不是為了霸強,而是為了更好地和平,而是為了那些心中美好的世界都能“歲月靜好”。今天我們銘記歷史,就是要讓這些民族共同記憶代代相傳,讓愛國主義的旗幟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