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一個小山村,從浙中山區走向全省、全國。這里有綠水青山、源頭活水的生態美景,有村民和睦、鄉風和諧的人文風景。依托生態優勢,培育良好鄉風,厚植發展底蘊,小山村在山坳坳里綻放出絢麗的“文明之花”。
12月14日,今冬初雪。伴著飄飄灑灑的雪花,沿著柏油鄉道來到磐安縣新渥街道源頭村中心,映入眼簾的便是門頭上印著一顆閃閃紅星的村文化禮堂。源頭村不大,僅161戶389人。連日來,村民們常常會聚一堂,一路議論著村莊新添的喜事——獲評“全國文明村”。“小山村有了國家級榮譽,是肯定更是激勵。”源頭村黨支部書記厲廷福說,文明之花綻放村民幸福生活,榮譽的背后是村民們對文明鄉村孜孜不倦的追求。
走進源頭村村民廣場,邊上一塊宣傳欄寫著村干部和全村戶主的名字。從村責任人、黨員責任人至農戶,三級網絡是全村垃圾分類的管理舉措。每一名黨員平均聯系5~8名農戶,確保網絡全覆蓋。這套機制,讓源頭村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前列,成為全縣4個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之一。
在源頭村,文化禮堂在村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在這里,每月有一場文化活動,每逢節日有節慶活動。390平方米的禮堂之中,村民們可以辦道德禮儀活動、開村民大會、看文藝表演,也可以聽專題講課、學養生養老,看電影、過重陽、跳舞……城里人有的節目,禮堂里全都有。
前年春節舉辦的“村晚”中,81歲的盧金林上臺表演了一套八仙拳拳術,受到村民們的喜愛和夸贊,至今是老人津津樂道的高光時刻。后來,村里將節目刻錄成光盤,讓村民和外來參觀者觀看。
村婦聯主席厲香仙幾年前牽頭組建一支舞蹈隊,一共吸引村里20多名婦女參加。只要有空,大家就在一起排練,有時還會從縣城請來專業老師排舞。每逢村中重大節日,厲香仙帶著大家上臺表演。“跳起了舞,山村就有了活力。”她說。
“1月,寫春聯、送春聯;2月,舉辦春節聯歡晚會;3月,慶婦女節活動……10月,慶國慶,重陽節敬老禮儀活動;11月,食品安全教育,文明志愿護河行動;12月,交通安全講座,農技知識培訓。”在文化禮堂入口右側,一份2020年源頭村活動安排,將禮堂一年到頭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因疫情上半年多場活動取消,下半年起禮堂活動基本恢復正常。
“節目多、質量高,大家都喜歡參加。”厲廷福說,文化禮堂就像一條線,它串起每個村民從年初到年末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來,借助文化禮堂,源頭村每年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比,樹立了講文明、講道德的良好村風。
源頭村三面環山,山林資源豐富,有3000多畝毛竹。據考證,700多年前,源頭村始祖厲朝信定居此地后就開始做竹編。在山靠山,多數村民從小就學得一手毛竹加工技藝。這兩年,源頭村通過“文化+”“旅游+”等方式,不斷加快竹產業的挖掘和轉化,利用生態優勢培育新經濟。
文明“接力賽”讓鄉村更美麗
源頭村有兩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村會議室的墻頭上,排列著一塊塊金字招牌:磐安縣文明村、金華市文明村、浙江省文明村,命名時間分別為1990年、2008年和2009年;村文化禮堂張貼的村莊發展史顯示,數十年來歷屆村干部一任接著一任干,文明鄉風繪到底。
從山里到山外、從小地方到大地方,再到全國文明村,源頭村一步步從山鄉走向全省、全國,靠的是全村人一場持續數十年的文明“接力賽”。
對源頭村村民來說,文明早就不是一個名詞,而是浸入山鄉骨髓的因子。伴隨文明村莊創建的不斷深入,漫步全村前后左右,每一個到訪者總能不經意間與文明不期而遇。村莊整潔有序、一塵不染;文化禮堂特色明顯,文藝氣息濃郁;山澗溪水潺潺流淌,源頭活水清澈干洌;村民們喜笑顏開、待人和氣。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