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最近幾樁新聞事件中閃亮登場的三位知識精英,對 流氓 這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進行了生動的詮釋。
雇兇傷害方舟子的 準中科院院士 、 海龜 教授肖傳國告誡我們 流氓 是指 暴徒 ;日記紅遍網絡的天津某副教授向我們解釋釋 流氓 實際上是指 淫棍 ,這位副教授的香艷日記記載了與他有染的女學生有十幾名,日記中性愛描寫俯拾皆是; 微博捉奸 男主角、鉛筆社民間經濟學家陳青藍卻告訴我們 流氓 其實就是 痞子 ,在被妻子捉奸在床并在微博直播后,號稱自由主義者的陳青藍的回應是: 道德永遠是個人的選擇,不存在集體道德。請不要揮舞著道德大棒來打人,因為那是你的道德,不一定是別人的道德。
號稱社會知識與智慧的結晶,以道德和美好生活方式典范自居的精英到底怎么了?
人們不約而同地把疑問的目光投向了精英匯聚的高校。上世紀80年代,以思想啟蒙為己任的精英們何其風光。當時社會進步的主要障礙在于思想,具有強烈使命感和道德感的知識精英們,懷著一種理想主義的真誠去潛心思考和研究。這種情形在80年代末的社會震蕩之后發生了改變,整個社會從上到下來了個從理想主義到實用主義的 乾坤大挪移 。之前縱橫馳騁的大思想話題在現在的話語空間里幾無容身之地,知識界遂將研究話題由思想逐漸轉向了學術。
學者們從喧囂的思想陣地上撤下來,專心鉆研學術,把學問做得更扎實、更專業、更純粹,這對祛除80年代的浮躁之氣絕沒有什么時候壞處。從這點來說,此一轉向未必是壞事,
然而,這把學術之火沒燃幾年就奄奄一息了。社會氛圍急遽蛻變,整個社會迅速進入了一個赤裸裸追逐世俗財富的時代。以往常居于社會聚光燈下的知識精英逐漸淡出了公共視野。時間就是金錢,在全國人民悶頭發大財的喧鬧氛圍中,誰還關注什么思想和學術?
公共知識分子無所適從,專業知識分子也在愈演愈烈的學術行政化浪潮中慧心大亂。
政客和學閥把持了學術評價,壟斷了學術資源,學術界腐敗橫行。老老實實做學問的學者舉步維艱,反而是肖傳國此類所謂精英混得風生水起。據說,若不是手氣太差,被方舟子戳穿,肖傳國甚至可憑造假當上中科院院士。有了 劣勝優汰 機制精英殿堂何愁出不了流氓?
學術界的腐化墮落,沉重打擊了滿懷理想的青年學者們。做個專業學者吧,沒有公正的專業評價圈子,拿不到課題,升不了職稱,資源都攥在官僚和學閥手心里。他們富得流油,青年學者窮得滴血。做個公共知識分子吧,一沒空間,二沒氛圍,現在誰還像上世紀80年代那樣把學者的意見和研究當回事。在世人眼里,現在缺的不是思想,而是好處。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么些年來活躍的公共知識分子倒騰來倒騰去就那幾張老面孔。近年冒出的所謂文化名人,如韓寒、于丹、易中天等等,與其說是思想明星,還不如說是娛樂明星。
踏入學界的年輕人面對這般情形,他要么投身于學術腐敗的洪流,造假、行賄,委身投靠學術權貴以獲得利益;要么走向社會,為既得利益集團背書。潔身自好者只能喝點清湯,無法品嘗實現學術理想后充實感和成就感,這樣的行當自然無法吸引優秀的學生加入。這些年國內高校知識精英整體素質每況愈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盡管公共知識分子早已失去了往昔的風光,但依然有人愿意參與其間。畢竟,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就有經世致用的光榮傳統。社會分層的日益固化,加上自身境況的困窘,知識精英們內心深處充滿了彷徨和焦躁,這種心緒很容易滑向另一個極端 逢權必反,逢富必批;凡是底層民眾的,就是受害的,就是正確的。
可以想象,當這些知識精英既無法實現世俗利益,又缺乏社會榮耀時,他們的人生價值如何實現?許多人開始懷疑這份工作的意義,甚至以騙子自居。誰瞧得起這些窮酸文人?于是,天津某副教授只好去忽悠涉世未深的女學生了。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