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缺乏經濟來源,一輛腳蹬三輪車費勁地壓力著一家4口人的日常生活花銷,陳舊的磚瓦房再擠也得住。沒搬入潁上縣夏橋鎮王家灣安裝 區以前,這就是徐恩璜的日常生活真實寫照。 徐恩璜也想過更改,可應對“一方水土種活不上一方人”的實際,只有望而生畏。 在潁上縣易地扶貧拆遷安裝 區,拆遷人民群眾愉快享受上樓梯安家、下樓梯工作的美好生活。 更改還是來啦。2016年,潁上縣起動易地扶貧拆遷,在4個集中化安裝 區,基本建設6.66萬平方住宅,讓4個城鎮、208個行政村的2666口人,所有搬出“窮地方”、住進新房子。 潁上縣在充足吸收黨支部意見的基本上,依照挨近縣里、挨近產業園區、挨近馬店鎮、挨近銷售市場、挨近道路的標準,整體規劃基本建設安裝 區,保證 拆遷人民群眾既可享有原來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配套設施,又有益于發展方向。 做為
安徽較大 的易地扶貧拆遷集中化安裝 區,夏橋鎮王家灣安裝 區緊貼本地開發區,不但有益于拆遷人民群眾學生就業,并且房子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黃橋鎮兩灣二村安裝 區挨近新廟集及縣綠色經濟產業園區,文化教育、診療服務設施較健全,循環系統產業園區發展前途好、就業問題多。半崗腰莊安裝 區挨近道路和馬店鎮,生產制造日常生活方便快捷…… 幾家陳舊的房子,擠著困難戶王祥忠一家6口人,老伴兒身體不好,自身又需看小孩又要種田。王家灣安裝 區建成后,王祥忠來啦,看見全新的房子和完善的扶貧車間,內心別說多亮堂:“那么好的地區,得搬!” 人民群眾搬出去,也要穩得住。一手抓拆遷安裝 區基本建設,一手抓拆遷人民群眾脫貧致富。這幾年,潁上縣立足于人民群眾要求,切實打造出拆遷人民群眾大門口的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黃橋鎮兩灣二村完工1800平米的扶貧車間,根據公布出租,招來杰陽服裝有限責任
公司進駐,吸收了近40人學生就業,平均月收益2600元。王家灣安裝 區3200平米的扶貧車間,由
安徽省展寧服裝有限責任
公司企業進駐,安裝 區的困難戶下樓梯就工作,平均月收益1800元。 住上新房子,增添了新家產,徐恩璜也在扶貧車間找到工作中,擁有固定不動的經濟發展收益,日子翻過越火爆。 “易地扶貧拆遷,不但要搬得到,并且要穩得住、能發家致富、日常生活好。”潁上縣扶貧辦相關領導成員詳細介紹,縣上仍在安裝 區配套了公共文化服務設備,同歩處理文化教育、診療等難題,保證 拆遷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方便快捷。“大家會不斷搞好拆遷‘后半篇文章’,持續提高拆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