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今年以來,地區傳統支柱產業糧棉穩步增產增效,林果業、畜牧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設施農業及二、三產業亮點頻現,地區農業農村經濟在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糧棉優勢奠定增收基礎
以前,棉花品種多、亂、雜,不利于棉紡企業生產,無法真正實現優質優價。今年,作為棉花大區的阿克蘇推行縣域棉花品種“一主兩輔”用種模式,提高了棉花品質和產量。
記者來到溫宿縣克孜勒鎮博然其村,村干部李松年介紹,今年全村棉花種植面積為1.54萬畝,棉花品種統一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便于推廣滴灌、機采等技術,該村棉花單產籽棉370—400公斤,加上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畝均純收益1400元左右。
除了“一主兩輔”用種模式,今年地區棉花生產還有很多亮點。地縣兩級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為契機,以優化棉花品種結構為突破口,以提質節本增效為目標,穩步推進地區棉花產業優質、高產、高效發展。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滴灌面積達621.7萬畝,創歷史新高,次宜棉區、風險棉區、中低產棉田全面退出。
糧食生產雖然效益不高,卻是飯碗端在自己手上的保障。今年以來,地區強化縣(市)長責任制,依托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建設,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基本穩定,總產223.46萬噸,同比增加4.86萬噸。
林果品種多樣化
地區林果業大發展起源于十多年前,而發生變化最大的是近幾年。
“品種一定要多樣化,這樣才有利于開拓市場。”溫宿縣聚誠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阿克蘇市天泉有機農業合作社理事長梁曉軍說。
梁曉軍的合作社種植紅棗2600畝,往年多以駿棗、灰棗為主,今年他培育了230畝蟠桃棗、檸檬冬棗等新品種。“新品種的價格遠高于普通紅棗,而且還未成熟就已經全部預訂完了。”梁曉軍說,相比傳統的駿棗,新種植的檸檬冬棗售價翻了4倍,他已儲備多個冬棗新品種,確保合作社有長效競爭力。為提高當地紅棗種植效益,近年來不少合作社均根據客戶需求不斷研發新品種。
在庫車市烏尊鎮色根蘇蓋特一村,經過庫車市四強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用時6年精心培育的紅棗新品種——“賽蜜酥”紅棗今年獲得大豐收。“賽蜜酥”是由本地紅棗和山東蜜棗嫁接而成,紅棗皮薄汁多,香酥爽口,吃在嘴里有股蜂蜜的味道。經自治區農科院專家鑒定,“賽蜜酥”紅棗的糖度達82度,吸引大量疆外客商前來采購。
四川收購商張宗貴說:“‘賽蜜酥’屬于干鮮兩用棗,鮮棗皮薄汁多,酥脆爽口。形成干棗之后糖度高,而且棗核小、果肉厚,去年采購回去銷售很快,消費者反映良好,所以今年又來采購一批。”
不僅是紅棗品種多樣化,整個地區林果種植品種均呈多樣化趨勢,西梅、藍莓、杏李、火龍果、櫻桃等新品種不斷出現,并在效益驅動下面積逐步擴大。適銷對路的蘋果品種不斷增多,如“魯麗”“蜜脆”“首紅”“甘紅”“維納斯黃金”“王林”等。
在品種多樣化推動下,地區林果產量和效益穩步提高,今年地區林果掛果面積422.16萬畝,預計產量245.59萬噸,林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
畜牧業煥發新生機
畜牧業是地區農民的傳統產業,多年來把畜牧業當作主業的農民不多。可今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今年,地區出臺《阿克蘇地區現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將以“興羊增牛促禽、降本提質增效、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全力實施“十百千億”現代畜牧業發展工程,即:到2022年驢存欄10萬頭、牛出欄100萬頭、羊出欄1000萬只、家禽出欄1億只(羽);產肉60萬噸,畜牧業總收入在250億元以上。
在這個方案鼓舞下,各地掀起了發展畜牧業的熱潮。溫宿、阿瓦提、庫車、沙雅、新和、拜城、柯坪等縣(市)均開建萬頭養牛基地、養羊基地或規模化的家禽養殖基地。
來到拜城縣米吉克鄉園藝村,一座座標準化棚圈映入眼簾。這個萬頭牲畜集中養殖基地于今年7月動工建設,總占地面積1020畝,共修建標準化養殖棚圈100座,設計牛羊養殖規模1萬頭(只)。經過4個多月的緊張建設,11月16日投入使用。目前,基地養殖牛3311頭、羊4488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