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不少電梯內安裝的電子屏,可通過人臉識別實現對電梯定期維保的監督,并連接電梯應急救助中心,一旦電梯出現故障,被困人員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救助。 先進的電子屏及其背后的這一套系統,來源于“電梯物聯網和電梯安全智能服務技術科研成果轉化與推廣”項目,由
阜陽市智潁信息技術
公司與復旦大學合作研發。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去年以來,我市積極對接、引進長三角科創資源,深入推進創新能力共建。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一年來,我市著力引導市內企業與長三角創新主體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越來越多產業“卡脖子”關鍵技術得到突破。
安徽錦輝制藥與鉑鎂醫學臨床研究(
上海)有限
公司合作,正聯合攻關鹽酸雷尼替丁膠囊及乙酰氨基酚片仿制藥制造工藝改善和療效評價;
安徽強旺調味食品與江南大學開展全面戰略合作,聯合承擔了長三角攻關項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食品安全檢測與溯源系統建設”;界首市冠泓塑業與
上海大學合作的“基于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高性能高分子復合材料開發”項目,目前已申報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正在牽頭制定PP再生塑料國家標準;
阜陽金豐生態農業與中科院
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合作的“花卉種質資源保護、創新及產業化”項目,目前引種蓮屬植物1200種,蓮屬植物種質資源圃所需用的連棟溫室和種植池已開工建設……聚焦引進優質科創資源,一年來,我市還廣泛開展與長三角中心區大院大所的合作,推動一批創新平臺在
阜陽落地、更多科創資源在潁淮扎根。 復旦(
阜陽)創新科技園在阜合
現代產業園區開建,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在潁泉區設立分中心, 江南大學與潁上縣合作建設了技術轉移工作站,
浙江大學技術轉移潁東分中心目前已建成運行……“前不久,市政府常務會議又審議通過了市政府與
上海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科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引進、共建共享科技創新平臺、戰略決策咨詢服務,以及建立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轉移分中心等全面加強戰略合作。”市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隨著聯合創新平臺機構的增多,科技創新成果在
阜陽轉移轉化的活躍度日益增強,我市科技創新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 借力長三角,
阜陽科創“階梯”還在向上延伸。“在共建協同創新與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及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等各類研發平臺和創新創業載體等方面,我市也在進一步強化與長三角中心區的合作,不斷促進我市創新創業升級。”市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