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把用了幾十年的桌子板凳搬進入車內,當心舉起“出色共產黨人家中”橫匾……12月26日,沅江市瓊湖街道社區管竹山村退捕漁夫李介新和他的3戶隔壁鄰居,做為洪澤湖最終一批居住漁夫拆遷成功。此次拆遷也代表著三個洲島此后道別有居住漁夫的歷史時間。
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下游全方位禁捕,與之相接的洪澤湖也剛開始推行歷時十年的禁捕。為保證 洪澤湖海域“退得到、禁得起”,沅江市決策將坐落于洪澤湖中的最終三個洲島小漁村——管竹山村、蓮花島村、澎湖村的1248戶3344名漁夫所有撤出,拆遷成功。
漁夫搬離洲島,怎樣存活?沅江市快速創立禁捕退捕工作中領導組,頒布《沅江市退捕漁民幫扶措施二十條》,從創業就業、發展趨勢產業鏈、文化教育助學金等層面,為成功漁夫的生產制造日常生活出示支撐點。另外,創立禁捕退捕漁夫安裝 確?!耙粠鸵弧惫ぷ髦蓄I導組,派遣490名黨員干部對漁夫進行“一對一”扶持,向每一個漁夫出示“3次職位信息內容、1次職業輔導、1次完全免費技術培訓”服務項目。
12月28日,從蓮花島村拆遷成功的鄧立軍根據勞務
公司學習培訓和考試,完成下崗再就業,變成一名家政保潔工作人員。她習以為常搖槳拉網的兩手,柔和地抱住寶寶,熟練地穿衣服、拍嗝……完畢動蕩不安的生活,邁入了美好生活。現階段,沅江市已依次舉行盛典人才招聘會4次,導入70多家
公司,朝向1600多位漁夫出示崗位;舉辦培訓班11期,527位漁夫接納學習培訓;設定分派公益崗位242個……1960名像鄧立軍一樣的漁夫取得成功調產學生就業。
對于一部分漁夫成功后喪失收益來源于、日常生活艱難的難題,沅江市頒布對策,向這些目標出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從最低生活保障和臨時性艱難援助2個層面開展救助。現階段,現有372名艱難漁夫享有最低生活保障,7名漁夫進到“五?!?,20名貧困家庭漁夫獲得五百元至一千元不一的臨時救助。
11月剛開始,載滿家俱等貨品的船舶在洪澤湖面繁忙,這場景,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打魚全盛時期般繁華。在這里繁華聲中,三個湖心島村的群眾分次搬出。至現階段,現有1200戶漁夫簽署了島搬遷協議,1120戶漁夫翻空了房子。依據整體規劃,待全部漁夫搬出后,湖心島執行綠色生態覆綠,此后融進一碧萬頃的洪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