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南陽市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會現場,工作人員指導企業操作網上招聘。
人才是第一資源,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是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的重要保障。人才憑什么進來?孔雀東南飛,為什么要飛來南陽?引進的人才又如何留得住?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創新平臺為企業引才
“南陽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希望能為南陽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2020年12月15日, 接受記者采訪的“諸葛英才計劃”引進人才任寧寧博士動情地說。36歲的任寧寧是商丘人,電氣工程學博士,2020年9月正式進入南陽防爆電氣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開展科研工作。南陽大發展、大建設、大跨越的機遇吸引了他,他致力通過在工作站兩年的深造,不斷提升自己,為南陽的科技創新產業作出貢獻。
像這樣的高端人才,不止任寧寧一個。南陽市以“諸葛英才計劃”為抓手,大力推進引進人才戰略,全面啟動高層次人才認定工作,不斷提升重點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和人才保障服務。
金冠電氣有限公司企業管理部工作人員孫毅告訴記者,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社部門的統一組織下,公司參加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由于是政府組團,參團的南陽本土知名企業很多,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他們也如愿在西安交大的專場招聘中引入了對口人才。
通過組織實施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及第二屆“萬名大學生留宛就業創業” “留學人才助力脫貧攻堅淅川行”“第三屆北京院士專家南陽行”等系列活動,南陽市加大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力度,一大批產業領軍人才、科技創新人才、現代金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和回鄉創業人才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無疑,這些人才在優化發展戰略、攻克核心技術、創新團隊培育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貢獻。
暢通渠道為企業聚才
每周二、周五,南陽市人才交流中心都會舉行專場招聘會,免費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注冊登記和就業推薦服務。2020年12月22日,當記者走進市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會現場時,鮮見往日熙熙攘攘的熱鬧場面,該中心交流科科長徐荷解開了記者心中的疑問:“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依托南陽人才網、微信公眾平臺,為廣大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搭建供需服務平臺,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線上招聘活動,很受青睞。一般這種日常的招聘活動每場參與企業能達到50余家。多數企業和求職者通過登錄我們的智慧就業平臺,就可以線上發布招聘信息、投送簡歷,還能隨時隨地參與,方便快捷。”
徐荷告訴記者,他們還面向重點企事業單位廣泛征集人才需求建議,建立《南陽市人才需求目錄》,為急需緊缺人才提供了精準指引,并通過持續開展的“春風行動”2020年大型公益招聘服務月等活動,提升了企業招聘、人才求職的信息化水平。截至目前,共舉辦了162場招聘會,為4000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引才服務,達成就業意向5萬余人次。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南陽市成立了南陽市務工創業招商引智服務聯絡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南京、杭州、西安、濟南、廈門、武漢、鄭州等11個城市設立務工創業招商引智服務聯絡工作組,統籌協調解決我市務工就業、返鄉創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重大工作。同時發揮橋梁作用,激活返鄉創業發展職能,緊盯創業人員人才、技術優勢,用好“北京院士專家南陽行”“南陽籍院士專家故鄉行”等高層次人才活動平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鄉建設。
位于內鄉縣湍河之濱的菊韻果香返鄉創業園,聘請了創業導師21人,引進法律、會計、咨詢、專利商標、人力資源等7個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入駐服務創業團隊15家、小微企業45家。該產業園于2019年孵化省級創業園1家,省、市示范項目3個,充分釋放返鄉創業人才的動能。
優化服務為企業留才
“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多虧市人社局專業技術管理科的王勇幫忙協調,才能進入心儀的學校。”任寧寧博士對市人社部門的定向服務十分滿意。除了孩子入學外,任寧寧還享受到了住房和生活補貼。
市人社局專業技術管理科科長劉萬群說,為切實解除高端人才的后顧之憂,“諸葛英才計劃”引進的人才都會領到一張“諸葛英才計劃”卡,憑卡可直接辦理落戶、社保結轉、人事關系調入、住房公積金等業務,并可在醫療保障、子女教育、旅游出行、出入境等領域享受及時、高效的優惠服務。
為建設“更專業、更精準、更溫情”的人才生態體系,南陽市規范審批服務事項庫,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落實“一窗”分類受理;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事項,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優化再造;持續推進減證便民,重點對系統內提供證明材料過多和“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問題進行規范清理,解決企業和基層群眾“辦事難”“辦事慢”等問題。
通過打造人才高地,南陽市加速集聚了人才優勢,人才服務保障進一步完善,人才流動便利度有效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讓人才引進來、留得住,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
記者感言:
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南陽發展的基本“流量”。近年來,我市先后實施了一系列招才引智的行動舉措,更加注重人才“軟環境”建設,增加城市開放度和包容度,讓人才“來得了”“用得好”“留得住”。在人才強市戰略的推動下,我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將會更加優化,簡化流程和要件,清除人才流動阻礙因素,建立人才引進與成長長效機制,更好地發揮政策優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集聚高質量發展的人才資源。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