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打造
現代產業集群為目標,引導企業在質量效益、產品結構、智能化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和關鍵基礎件配套能力上提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溫州泵閥成為全國重要系統流程裝備創新設計和制造基地,到2025年,力爭泵閥產業鏈年產值達到900億元。
經過幾十年快速發展,我市成為國內主要的泵閥生產基地,被稱為“中國泵閥之都”“中國閥門之城”。作為我市主要的生產制造基地,永嘉目前能生產約3000個品種40000個系列的閥門產品及1000多個品種10000多個系列的泵產品,涵蓋石油、
化工、燃氣、冶金、電力、房產、市政建設等生產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產品出口到歐美、中東、東南亞、俄羅斯、非洲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涌現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凱喜姆閥門有限
公司通過與中國核動力研究院合作,研發核安全一級閘閥、截止閥,憑借這一高精產品,
公司開辟出一片市場新天地。無獨有偶,中國精工閥門有限
公司研發的閥門控制系統,被大規模應用到“西氣東輸”等大型工程中,經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國內幾大科研院所的專家們鑒定,首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作為我市主要傳統制造支柱產業,連續多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即使今年受疫情干擾,泵閥產業仍實現正增長,其中永嘉泵閥業9月份增速13.5%,發展勢頭強勁。盡管如此,我市泵閥行業存在的骨干企業引領不強、產業基礎依舊薄弱、要素支撐不夠完善的弊端不容忽視。近期在我市調研的
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文榮表示,由于受到土地、人才等方面要素制約,加之新冠疫情的沖擊,
溫州泵閥產業優勢在不斷地喪失,在品牌、規模、質量和創新等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加速智造升級迫在眉睫。
據介紹,為重塑泵閥產業新優勢,我市將對標
江蘇蘇州等地閥門產業集群,以節能環保、智能控制、高精尖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能源和高新科技領域泵閥產品,形成龍頭引領、配套完整、開放合作的提升模式,構建以永嘉為重點,龍灣、瑞安、浙南產業集聚區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建設全國重要系統流程裝備創新設計和制造基地。在發展路徑上,將重點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進一流產品研發。圍繞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配套,瞄準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目標,開發能完全替代國外進口的一流產品,重點支持在特種材料、高參數、智能控制、成套裝備集成等產業鏈關鍵共性環節進行技術攻關,掌握核心技術,打通產業發展技術鏈,推動產業向高端發展。
據悉,當前我市泵閥行業正著力完善公共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全國首個 NB-IOT智能泵閥產業聯盟和聯合創新實驗室,高標準建立了國家閥門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引導泵閥單體產品全力向系統流程裝備轉型。部分企業順利“敲開”了軍工、核電、環保和超臨界火電機組等領域的“大門”,不少泵閥行業通過“標準化+”路徑掌握行業話語權,“
溫州泵閥”正唱響屬于自己的“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