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市民在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享受貼心快捷服務。
壓縮!壓縮!再壓縮!
政府投資類工程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00天壓縮至53天,八大類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事項壓縮2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簡稱“工改”),南陽市不斷挑戰極限。
在2020年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全部壓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的基礎上,今年南陽市對標全國一流水平,聚焦企業反映的痛點、難點,以告知承諾、豁免容缺、多部門并聯審批等機制創新為引領,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實行“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全力提速、提質、提效,確定了最長審批時限由100個工作日壓縮至53個工作日以內的改革目標,用審批的“減法”換來發展的“加法”,優化了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各方主體的改革獲得感。
精簡壓縮提速度
“資料備齊后,我們當天申請,當天就辦出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與過去至少5天的辦理時間相比,這樣的審批速度真快!”
日前,在南陽理工學院東校區正建設的學生宿舍前,該校基建處計劃管理科科長曾慶海告訴記者。對于“工改”取得的成效,曾慶海贊賞有加。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為了把建筑許可審批時限壓下來,讓企業干事的時間多起來,南陽市相關職能部門通過“減、放、并、轉、調”做好“減法”,壓縮審批時間,提高辦證速度。
市住建局把項目單位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時間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而且相關審查所需的材料不斷減少。目前,施工圖審查、建設工程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行政審批過程進一步壓縮為25個工作日。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合并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辦理時間由兩個行政許可各20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按照新的流程,南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二期、鴨河工區至中心城區快速通道城區段工程等7個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實現及時快速辦理。
人防工程許可事項法定時限20天,承諾時間均不超過3天,平均承諾時限壓縮比例達86.11%。
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一系列的簡政放權,為工程建設項目的快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聯合審驗提效能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牽涉多家職能部門,以往這家驗完那家驗,項目單位耗時費力。為改變這種狀況,市住建局牽頭實施聯合驗收,在綜合測繪的基礎上,整合各相關部門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流程,統一時間、統一標準,一次性進場驗收,統一出具驗收意見。
2019年4月,市住建局聯合市財政局、市人防辦出臺了“聯合審圖”實施方案,明確將消防設計審查、人防設計審查等技術審查并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中。施工圖審查機構不再向建設單位收取審查費用,改由各級政府財政承擔,方便企業辦事,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在聯合審驗方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會同發改、財政、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門,研究出臺南陽市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聯合審查試行辦法,變建設單位“多次提交,分別審查”為“一次提交,并聯審查”,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而聯合測繪的實施,實現了“一把尺子量到底”。通過綜合測繪,中南鉆石有限公司廠房公寓樓項目測繪費由24萬元降至19萬元,測繪周期由12天縮短至9天。
優化服務提質量
“做減法”力促提速增效,“做加法”完善精細服務。在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南陽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供更多的貼心服務,讓前來辦事的群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多規合一”促“工改”。目前,中心城區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備的“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實現了四大專題的數據融合,開通了23個市級部門及12個區縣相關部門的平臺賬號,實現了業務協同共商,為“工改”提速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個系統”實施統一管理。各縣市區共用一個平臺,實現項目審批全流程“實時有監控、審批留痕跡、程序全透明、責任可追溯”。
“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各縣市區政務服務大廳均設立綜合窗口,負責工程建設項目的綜合受理、咨詢、批轉、辦結工作,實行“前臺綜合收件、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
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結合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工作,出臺了項目服務幫辦、代辦管理辦法,為項目單位解決審批難題,提供全程服務。
大力推行網上審批,不見面審批。
市工改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讓企業適應“工改”快節奏,南陽市已對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施工承包企業等單位近2000名業務骨干進行了培訓。近期將實施部門首席服務員制度,指導企業便捷化辦事,切實使項目單位體驗到改革的獲得感。
一項項人性化、個性化的舉措相繼實施推進,南陽“工改”的根基一步步打牢,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聲聲好評,為南陽市營商環境提升、企業項目入駐提供堅強支撐。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