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
鄉村振興加快農業
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印發,這是新世紀以來連續發出的第十八個中央一號文件。在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農辦主任、農業
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 文件既是今年的 任務書 ,也明確了 十四五 時期的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是管5年的 施工圖 。
根據文件精神,要做到兩個 決不能 、兩個 開好局、起好步 、一個 全面加強 ,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決不能出問題、糧食安全決不能出問題,農業
現代化、
農村現代化都要開好局、起好步,以及加強黨對 三農 工作的全面領導。
唐仁健說,實施
鄉村振興的 四梁八柱 制度框架和基本政策體系已經形成,各地也有積極探索。進入新發展階段, 三農 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
鄉村振興,同之前相比表現為三個變化:由頂層設計到具體政策舉措全面實化,由示范探索到全面推開,由抓重點工作到五大振興全面推進。
農業
現代化,種業是基礎。 中央一號文件對打好種業翻身仗作了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涉及種質資源保護、育種科研攻關、種業市場管理,即整個種業全鏈條各個環節。 農業
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說, 概括起來,就是要加快構建種業創新體系,全面提升自主創新、企業競爭、供種保障和依法治理四種能力。
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一個重要抓手就是要大力實施
鄉村建設行動。
鄉村建設行動應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硬件就是要加強
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軟件就是要加強
農村的公共服務。 農業
農村部黨組成員兼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表示,
鄉村建設要強化統籌、突出重點,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行縣
鄉村統籌,不同層級明確不同建設重點,滿足農民不同層面的需要,實現功能銜接互補、資源統籌配置。
全面推進
鄉村振興,最大的動力仍然是改革。吳宏耀介紹,今年要基本完成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主要包括:全面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扎實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積極探索發展新型
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