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當天,武漢市啟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漁船設備和漁網設施回收拆解報廢工作。據介紹,該市年前將對200多條漁船全部實施回收,并完成漁民補償、就業指導等相關工作。
19日上午9時許,武漢市漁政部門和武昌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來到白沙洲長江大堤。劉師傅等6位漁民已在現場等候,他們一一與執法人員完成了漁民證等證照的交接。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6條漁船分成兩排停在江堤上。上交證照后,漁民們最后一次上船,檢查是否有遺漏的私人物品,并在船上拍照留念。劉師傅的漁船停在最前面,他用螺絲刀取下牌照,又用毛巾仔細擦拭上面的灰塵。
漁民們下船后,等在一邊的挖掘機揚起鏟斗,對木船和船上的捕魚工具進行破拆。隨后,環衛工人開始清理現場。
“雖然有些舍不得,但禁捕對長江大保護是好事,我無條件支持。”劉師傅對記者說。他今年58歲,是土生土長的白沙洲人。他的祖父、父親都是漁民,他也在長江捕魚30多年。
“當年家里條件蠻差,我拿出存款,請木工花一個多月打了一條新船,大家一起幫忙拖到江邊下水。每天打完魚,我都要把船拖上岸,打桐油、補漏洞,特別愛惜……”劉師傅回憶。30多年前的情景,仿佛歷歷在目。
但近年來,江里的魚越來越少,加上禁漁力度越來越大,他很少下水捕魚,平時打零工補貼家用。
“我在長江邊生活了大半輩子,是長江水養育了我,我當然希望它變得更好更美。”劉師傅說。他認識長江武漢段的幾乎所有魚類,也十分注意水資源保護,偶然捕獲胭脂魚、中華鱘等保護魚類,他都會主動聯系漁政部門并放生。
在這位樸實的漁民眼中,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問題確實存在。他表示,漁民全部上岸、徹底還水于魚,是一件大好事,“救魚就是救水,更是救人。”
執法人員介紹,長江流域武漢段重點水域退捕漁船設備和漁網設施回收拆解報廢工作啟動后,今年將完成全部200條漁船的回收拆解。相關部門已制定漁船設備和漁網設施評估報廢及漁民捕撈權回收、社會保障、住房安居、再就業培訓、臨時生活補助等政策,最大程度維護退捕漁民合法利益。同時,漁政執法、公安部門將加大禁捕區域漁政執法設施裝備建設,堅決打擊“電毒炸”等違法違規捕撈行為,堅決清理取締“絕戶網”、迷魂陣、地籠、滾鉤、深水張網等違規漁具和涉漁“三無”船舶。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