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進入逆反期的年齡都會有差異,或早或晚 ,大多數孩子進入人生第一個“逆反期”,以各種方式跟爸爸媽媽對抗,是孩子這個階段最典型的表現。孩子進人“逆反期”,爸爸媽媽就跟著進人了“頭痛期”。由耐著性子說教到不知所措,再到抓狂,是大多數爸媽面臨孩子“逆反期”的真實寫照。更令爸爸媽媽頭疼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的“逆反期”可能還不止一兩個。
應對孩子的“逆反期”,最怕的是對抗,要么使孩子變得特別逆反,要么使孩子變得特別畏縮。因為,親子對抗的結果通常都是爸爸媽媽處于強勢地位,孩子處于弱勢。爸爸媽媽的高壓政策會打壓孩子的自我意識,降低他的自我價值感,導致孩子壓抑自己,不敢表達真實想法,表面看起來很乖巧,內心深處實際上積攢了相當多的負面能量。這種負面能呈積攢到一定的程度,他控制不住,就會以不可預知的方式爆發,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
因此,爸爸媽媽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應對孩子的“逆反期”避免親子沖突:
第一,盡可能給孩子自主的權利。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給孩子自由,讓他自己做主。
推薦: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
第二,順應孩子的需求加以硫導。當孩子表現得“逆反”的時候,我們先要思考:孩子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推薦:叛逆期的孩子需要什么家長你知道嗎?
第三,多關心生活起居,少插手孩子的隱私。叛逆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關愛,父母多關心他的生活起居。孩子出門前問一句:“到哪里啊,要早點回來,路上小心點。”僅此而已,其他的事情就別多嘴。孩子最討厭父母問學習,問談戀愛沒,問交的哪些朋友。這些隱私還是要多尊重、少打探。
推薦:干涉孩子的隱私:既違法又“違”孩子的心
第四,與孩子一起成長。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逆反期也是親子兩代人共同成長的契機。在這個時候,這對親子兩代人來說,是一場考驗。父母應意識到,教子方法不當會使孩子的青春期充滿艱辛,甚至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