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我市舉辦的節后首場線下招聘會,吸引了約160家企業入場 攬才 ,現場人頭涌涌。
納新:制造業成節后用工剛需主力
在至卓飛高線路板(曲江)有限公司內,筆者看到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在工位上緊張忙碌地進行著操作。據了解,該企業1050名員工節后全部如期返崗,返崗率達到100%。該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為滿足用工需求,公司接下來還將擴招200人,其中生產崗位缺口195人,占到需求數量的97.5%。
隨著經濟轉暖,市場趨于活躍,企業訂單增多,返崗復工步伐加快,全市新增就業人數穩定增長,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市就業形勢將持續穩中向好。今年,我市用工情況與往年相比出現了幾個讓人振奮的信號:企業普遍開工較早、員工返崗率較往年同期要高,爭分奪秒趕訂單、全力沖刺 開門紅 成為我市企業新一年的共同目標。
雖然節后返崗率明顯提高,企業穩崗形勢總體平穩,但因市場回暖,不少企業還是發出了強烈的用工信號。其中,以制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雇傭意愿強烈、生產積極性高,釋放出強勁的用工信號。據市人社部門調研結果顯示,2021年春節后,就業市場招聘需求明顯升高,預計全市用工需求超2萬個崗位,其中制造業需求最為旺盛,操作工、生產運營、電子、半導體以及安全防護等制造業的招聘職位數量也呈現正向環比增加。從崗位類型來看,普工和技工需求量最大,招聘占比分別為77.25%和18.09%。而餐飲住宿業在經受去年的疫情沖擊后迅速回暖,也帶來了不少的崗位需求。
選擇:新業態挑戰傳統就業崗位
隨著網絡打車、網絡送餐、快遞物流、直播帶貨等一系列基于新業態經濟就業新風口的出現,大量年輕人涌入到新業態崗位中,成為其中的一員。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新業態的靈活用工模式優勢凸顯,成為新的就業引擎,增長勢頭向好。同時,受到部分企業普工崗位工作環境較差、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生代勞動力從事傳統制造業的意愿。
韶關旭日國際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賀玲對此深有感觸: 新生代勞動力進入工廠從事一線操作的意愿越來越低,很多年輕人更愿意選擇自由度較高的新興職業,而不是天天在工廠坐班。加上這幾年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返鄉創業等政策的落地,又吸引了一批有鄉土情懷、具備新知識結構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確實對企業招用工形成了一定的沖擊。目前我們一線普工崗位的平均年齡不斷上調,已經達到了45歲。
新業態的涌現給年輕人帶來新崗位的同時,也帶來了服務和監管上的壓力。市人社局就業促進科科長周立文表示,由于新經濟新業態用工有著很強的跨界性和靈活性,從業人員和用工單位之間在工作時間、工作形式、報酬支付等方面與傳統就業崗位均有明顯不同,很難用現有標準來界定或衡量。其中部分崗位的勞動關系確認、職業傷害保障等也未完全形成統一標準,對公共就業服務和指導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困境:結構性缺工成就業難題
數據顯示,2021年2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175人,同比上升5.17%,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盡管就業領域積極態勢顯現,但是以普工為代表的勞動力總量供需矛盾和結構性供需矛盾兩大難題仍然是當下就業市場中無法忽視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新開工企業數量逐年上升,企業用工需求總量保持增長態勢,但社會老齡化加劇、 人口紅利 逐步消失、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吸引了部分農民工返鄉回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加劇了企業招工難。除了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以及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技能人才一直缺口嚴重外,近年來普工也開始出現缺人的苗頭。
韶關市雅魯環保實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公司給高層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待遇已經與珠三角同類型企業的工資水平持平甚至更高,但招聘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環境因素成為影響高層次人才甚至是普通員工落戶韶關、扎根韶關中最關鍵的因素。
該負責人告訴筆者,一方面是韶關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等與一、二線城市仍有差距。二是產業環境有差距,珠三角地區產業成熟度較高,同類型企業數量多、產業鏈長、區域內流動障礙小,短時間內找到 下家 機率更大。在某園區工作的小張則告訴筆者,雖然近年我市園區環境不斷改善,企業日益重視員工的住宿、用餐及文化娛樂設施建設,但人文關懷力度不夠,對高度關注企業和個人未來發展空間、注重自我感受的新生代勞動力來說,不足以形成 向心力 和 歸屬感 。
筆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市普工的結構來源主要是下崗失業人員或農村勞動力,因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單一或無技能,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在就業市場上優勢不明顯。而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較高、有一技之長的技校畢業生等技能人才,又往往將首次就業的意向 瞄準 企業管理崗位、高收入崗位或珠三角地區,導致勞動力供求結構性錯位。
惠企:減負穩崗 護航 市場主體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做好 六穩 工作、落實 六保 任務,就業工作位居首位。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沖擊,我市就業局勢始終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升,有力支撐了經濟發展基本盤。
要穩就業,必須先穩住市場主體、穩住就業崗位。只有在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上下足功夫, 穩住 市場主體,方能 穩住 就業崗位。去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了企業吸納就業主陣地和蓄水池作用,以減免社會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返還等政策為抓手,深入開展 送政策、送資金、送技工 的 三送 活動,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確保各項紓困政策直達企業,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2020年,全市累計減免、延緩2.2萬家企業的社會保險費15.8億元,切實減輕企業社會保險成本,有效幫助企業穩崗就業。
作為外向型傳統制造企業,韶關旭日國際有限公司是用工大戶,在崗員工超過10000人。根據國家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韶關旭日國際有限公司在2020年獲得了穩崗返還補貼97.44萬元、減免社保費1701.32萬元,幫助企業在疫情沖擊中站穩腳踏,穩住崗位。 這筆錢是 及時雨 ,對于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穩定就業崗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賀玲表示,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企業已順利渡過最困難的時期,目前已進入新一輪的用工高峰。
企業穩則崗位穩,崗位穩則就業穩。韶關旭日國際有限公司僅為我市落實惠企政策,護航市場主場的一個縮影。在推進援企穩崗工作中,除加大社會保險減免、延緩外,就業扶持政策等一系列 減負 措施的落地,也為企業輕裝上陣形成了強大助力。
破題:為企業招用工提供政策和平臺支撐
目前,我市結構性就業矛盾主要體現在一線生產服務人員和技工 兩頭短缺 ,其癥結在于部分勞動者技能不足、技能人才短缺;而普工要成長為技術工,時間周期長、培訓成本高,愿意支付培訓成本的企業并不多。為穩定就業大盤,市人社部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沈燕珍正在進行直播銷售。圖片由市人社局提供
發揮政策效應,強化就業優先政策。2020年以來,我市出臺 促進就業十條 政策,推出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社保減免延緩等多項含金量十足的舉措,利企惠民資金超過18億元,為援企穩崗穩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據了解,今年我市將繼續推動3.0版 促進就業十條 落地,從減負擔、育增長、穩重點、強技能、優保障五個方面,提出多項政策舉措。
營造平臺效應,充分發揮人力資源聚集效應。一是搭建人力資源對接平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產業園的龍頭帶動作用,建立多方位的空崗信息發布網絡,促進人力資源供求雙方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對接。今年以來,我市已舉辦線上線下各類專場招聘活動35場,組織招聘企業2491家次,提供就業崗位4.95萬個。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新型城鎮化、工業信息化、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優化專業設置、開展各類技能培訓,鼓勵開展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活動,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增強倍增效應,加大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針對勞動者專業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就業容量不大的現狀,我市扎實推進 三項工程 ,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為抓手,做大技能培訓 蛋糕 。貼緊社會、產業、企業、個人發展需求,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和能力素質,進一步增強求職者的就業本領,讓更多人從 身無所長 的普通勞動力 轉型 為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其穩定就業,切實增強技能培訓促就業的倍增效應。
擴大協同效應,發揮職能部門、園區、企業等多方面的協同作用。一是簡化政策申辦流程,多使用 網上辦 指尖辦 ,幫助企業和勞動者減輕用工成本、培訓成本、求職成本,充分調動企業和勞動者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鼓勵企業加強人文關懷,通過適當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打造企業特色文化來吸引員工。三是不斷改善園區用工環境。支持公共交通進園區,解決員工上下班特別是夜班員工乘車難等問題。推動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區等公共設施進園區,豐富園區員工的休閑娛樂生活。鼓勵醫療教育機構進園區,方便園區企業員工看病就醫和子女入學、入托,著力解決異地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