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2021中國實體經濟論壇現場。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表示,搶抓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高端業態,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提升我國經濟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他提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需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與效果導向,重點做好規劃引領和統籌協調、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做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這四方面的文章。
“我們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全力推動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a href="http://www.zzkailai.com/guangdong"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袁寶成表示。他從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現代服務業優化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四方面分享其對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并提出要探索實施“鏈長制”,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強的鏈主企業和生態主導型企業,打通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集成服務等產業鏈條,構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生態。
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在致辭中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表示歡迎,同時從加快建設“2+2+4”先進制造業集群、全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提升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深化區域產業協同發展、著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分享佛山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做法。
朱偉表示,佛山正加快建設“2+2+4”先進制造業集群。第一個“2”是裝備制造、泛家居兩個規模超萬億元產業集群,這一目標已經實現;第二個“2”是汽車及新能源、軍民融合及電子信息兩個產業集群,力爭到2026年規模均突破5000億元;“4”是智能制造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四個產業集群,力爭到2026年規模均突破3000億元。
論壇現場
佛山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調研報告
正式對外發布
《財經智庫》受佛山市政府委托,針對佛山實體經濟的八個重點行業,即高端數控機床、塑料加工和注塑機、工業機器人、陶瓷及陶瓷機械、有色金屬加工、智能家電、動力電池、氫能的產業鏈供應鏈進行調研,形成了《全球變局下的佛山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調研報告》,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名譽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現場發布。
論壇現場,《全球變局下的佛山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調研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發布現場,朱森第表示,為了尋求佛山今后的制造業發展之路,《財經智庫》利用專家咨詢、實地考察、企業座談、對接企業四種方式,了解佛山產業鏈的缺項、弱項、“卡脖子”問題。
朱森第表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制造業發展,現在,制造業的發展到了關鍵時期,這個關鍵時期就是如何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產業鏈高階化,供應鏈現代化的時期。
該報告立足于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大背景,探索佛山八個重點產業如何強鏈、固鏈、補鏈,尋求佛山制造業今后的發展路徑。報告將八個重點行業細分為優勢明顯產業、潛在優勢產業、重點培育產業三個類別。具體而言,優勢明顯產業包括智能家電、陶瓷及陶瓷機械、塑料加工和注塑機、有色金屬加工四個產業;潛在優勢產業包括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兩個產業;重點培育產業包括氫能、動力電池兩個產業。
四場全體大會
多個制造業領域議題
為中國實體經濟賦能
本屆論壇共舉行四場全體大會,分別圍繞“后疫情時代與‘雙循環’下的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工業機器人驅動中國智能制造升級”、“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突圍之路”以及“新能源時代: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實踐與展望”等議題展開。
企業代表出席全體大會。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連線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冬、清華大學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魏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等行業大咖以及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吉紅等制造業領軍人物齊聚佛山,與工業機器人、高端裝備制造及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代表一起,透視實體經濟脈絡,前瞻未來產業方向。
圖片行業大咖齊聚佛山。
劉世錦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在碳中和的背景之下,中國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綠色轉型的問題”
1、3060的目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2、綠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
3、下一步的碳減排、碳中和、綠色發展的方向。
蔡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
“中國制造業如何行穩致遠”
面對制造業比重下降,我們要學會拓展比較優勢:
1、從尋求產品貿易到立足價值鏈貿易;
2、從國際版到國內版雁陣模型;
3、從供給側成本優勢到需求側市場優勢。
魏杰
清華大學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
“制造業不能離開中國”
保證制造業發展要注意以下四點:
1、盡快補短板,完善制造業產業鏈;
2、推動制造業自身的升級換代;
3、進一步深化改革;
4、穩定金融貨幣積蓄,尤其要穩定匯率。
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佛山產業鏈的突圍之道”
過去40年,佛山政府、市場、社會、企業相互補位,形成合力。未來,佛山如何登上一個新的臺階?佛山未來的突圍之道在于借力:借全省之力、借全國之力、借全球之力。
……
據悉,本屆論壇由民革中央和政協廣東省委員會共同主辦,佛山市人民政府、民革廣東省委會、廣東省工商聯、政協佛山市委員會、佛山市工商聯、民革佛山市委會、《財經》雜志、《財經智庫》等單位共同籌備組織。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