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雨后菜園綠意濃。4月9日,葉平建早早來到自家蔬菜基地,帶領著工人清除蔬菜下的雜草,并在菜畦間插下物理滅蟲設施 粘蟲板,還隨手摘下帶有病蟲害的菜葉。 這些帶有病蟲害的菜葉,我要拿回去用顯微鏡觀察一下,然后對癥下藥。 葉平建說,田里的活忙完后,我還得趕到鎮里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葉平建是三明永安市貢川鎮新發沖村村民。近年來,他從政府部門組織的果蔬種植講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大大小小的培訓會上學到了不少知識,成為鎮里為數不多的蔬菜種植能手。現在,他已經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盡管投入會大一些,但大棚內安裝了現代灌溉、施肥技術后,人工成本節約了不少。
我這三畝的大棚,每年僅種植黃椒這一季,利潤就有近6萬元。 葉平建說,村民們看到他每年在種植蔬菜上賺了錢,也紛紛加入了種植的隊伍,現在村里還成立了合作社,讓村民種植的蔬菜不愁銷路。
新發沖村民種植大棚蔬菜。
葉平建的賺錢 門道 ,在新發沖村并非個例。同是新發沖村民的鄧金招,只有小學文化,憑著熱愛讀書看報的愛好,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 土專家 。
鄧金招每天必看《農民科技報》《農村百事通》等這些 三農 方面的報刊書籍,這習慣她已經不懂得堅持了多少年。 我從書上學到了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之前,鎮上大規模養殖胡子魚、田雞、泥鰍等,我都是帶頭人。 鄧金招說,現在歲數大了,養不動了,退休在家帶 學徒 了。如今,鄧金招已成為三明泥鰍協會的技術骨干、農民 土專家 ,她的 學生 遍布全國各地。
靠技術向土地要效益,過上幸福生活,貢川的農民還不滿于 現狀 。2017年4月,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落地貢川后,又有很多村民轉型為企業工人,成為上班時間賺工資、休閑時間種種菜的 多面手 。 種菜要靠天吃飯,還有市場風險,現在在企業上班,一個月有6000多元的工資作保障,下班的時間再把家里的 一畝三分地 經營一下,過日子輕松多了。 家住貢川鎮的高麗平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
近年來,貢川鎮通過項目引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升村域環境,加上區位優勢明顯,古鎮修復等農文旅融合的項目接二連三,推動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了村民致富。去年,貢川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025元。
除了發展種植業,古鎮貢川還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蘊,發動村民參與古城墻、古巷修復,讓鄉村旅游成為村里的三產業態。同時,通過開發農家樂、燒烤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多個體驗項目,引客留人。
返鄉大學生、龍大村村民余明珺種植的多肉。
項目來了,旅游旺了,村民們也看到了更多機會。90后的返鄉大學生余明珺,是貢川鎮龍大村村民,看到村里的變化,她改變了外出上班的想法,留在村里創業,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多肉等觀賞性植物種植,還在家門口搞起了誠信經營,游客只要掃一掃二維碼付款就可以帶走自己喜愛的多肉盆景。
小康成色,永無止境。 鎮里還將整合項目資源,為村民增收致富搭建更多的平臺,在促進村財增收的同時,探索更多鄉村經營新途徑,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永安市貢川鎮黨委書記張如盛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