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房企保持著拿地的熱情。截至3月31日,50城賣地7020.99億,同比增26%,刷新歷史紀錄。其中,
武漢賣地收入超過200億元,位居第七。與此同時,今年
武漢供地計劃也獲批復,住宅供地集中在開發區和遠城區,主城區以商品住房為主,保障房為輔。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50城中共有21城賣地收入超百億。具體來看,一季度
上海賣地收入最多,超過900億;
杭州緊隨其后,賣地超700億;
廣州賣地超300億,居第三名。
武漢則以222.6億元位居第七名。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一季度
武漢土地供應量較少,均集中在1月和2月,3月無地塊供應。一季度共計成交21宗地塊,其中15宗宅地,建筑面積320萬平方米,樓面地價每平方米6182元,溢價率為4.38%。僅有3宗地塊溢價成交,正榮地產溢價67%加碼蔡甸,越秀溢價26%以13億元競得
漢口濱江居住綜合用地。此外,新希望(18.650, -0.52, -2.71%)以52.3億元拿下二七濱江兩宗地塊,將引入華中總部。
4月2日,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局網站發布了今年供地計劃。
武漢市今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為7萬畝,中心城區占比25%。其中,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為1.8萬畝,主要集中在開發區和遠城區,占比近76%。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住宅用地分為商品住房、保障房、租賃住房三類。其中,商品住房用地12900畝,與2019年基本相當;保障房用地和租賃住房用地均大幅增加。今年保障房用地3300畝,2019年僅有1929畝,租賃住房用地更是從2年前的300畝提高到今年的1800畝。
業內人士認為,從最新的供地計劃不難看出,
武漢正在積極響應并落實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這一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