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
墻體廣告 我的兒子是工程師,仍不放松學習。
上幼兒園時,晚上我帶兒子到單位開會,他像模像樣地帶了一本新華字典,一個筆記本,一支鉛筆,在我單位會議室的 桌子上,非常認真地謄寫新華字典上的拼音字母,按次第一頁寫完,又接著寫下一頁,寫得工工整整,有同事獵奇,上前問他謄寫的字母都是什么字,兒子仰著稚嫩 的小臉,搖搖頭,答復說不認識,是寫著玩的。
記得那一年讀小學一年級,兒子剛認識幾個字,讀完一年級讀物后,又借讀二年級同窗的讀物,隨著認識的字數增加,控制了拼音,漸漸借讀完各年級的讀物,把讀物當故事書,津津有味地讀了一個遍。
小時分,每到周末,兒子都會拉著他爸爸,跑遍城關各家書店和書攤,買回故事會、萌芽、少兒文學、詼諧與笑話、電腦喜好者等各類圖書,從不連續,還會主動買些奧數、語文等作業回家做練習。
女 兒上大學時,花了血本為她買一臺組裝電腦,在當時算是最高配置,價錢不匪。只是女孩子對電腦興味不大,卻成全了小她十歲多的弟弟,當年他不到九歲,就自學 電腦,初一參與
黃石市中學生電腦制造競賽榮獲一等獎,并且大學選擇了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如今成為一名優秀的軟件工程師。
兒子的爸爸小時分因家境清貧,讀不起書,更買不起圖書,小學沒畢業就停學,帶著終生遺憾,為此,讀書學習是他一生的追求,業余熱愛讀書、書法,我家書房各類古典文學及工具書籍,世界名著和
現代文學及百科全書等藏書不少,都出自他不時的購置添加。
我本人從小就喜好文學,因爸爸逝世早,提早工作養家,自我覺得文化學問嚴重欠缺,先天營養不良,靠后天如饑似渴補充,業余讀書學習歷來不曾渙散,孩子們上學讀書的時分,我也陪伴著他們,正在抓緊挑燈夜讀,花了好幾年補習根底文化學問,自學大學會計專業大專畢業。
單 位上了電腦系統,對我沖擊很大,在
鄉村上小學拼音沒學好,雖然跟著我的孩子們學了一些皮毛,只能用于查字典,還不能單獨打字,怎樣辦,工作需求啊,就決議 學慣用五筆打字,背字根,折字,組字,鍵盤練字,好一段時間忙得不亦樂乎。在兒子的鼓舞和協助下學習上網,緊跟時期步伐,會計電算化對付自若。
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教師,不知不覺于無形之中,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才能,影響和鼓勵著晚輩,互為因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子女沒有讀研、讀博,依托自已的學習才能和工作才能,分別在人才輩出的大
上海和首都北京立足,實屬不易。
讀書是我的孩子們的常態,也是我的常態。學習的敵人是本人的滿足,活到老,學到老,不時充電,不時進步,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