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南泥灣位于延安東南黃龍山地區,由于軍閥橫行、土匪搶劫,早已無人居住,變成一片荒嶺。當時,幾十里沒有人煙,村鎮只有幾戶人家,四周是荒涼的山坡和原始森林,沒有房子、糧食和蔬菜,工具、種子、耕畜供給困難,生產生活條件非常差。第三五九旅雖然是一支英雄部隊,在戰場上戰功卓著,但在軍墾屯田政策上缺乏思想準備,對到南泥灣屯田的意義認識不清,有干部擔心搞生產會影響部隊訓練和軍事生活管理,削弱部隊戰斗力;有干部認為農業生產費力大、周轉慢、獲利小,想多搞商業;有戰士認為在后方生產遠不如在前方打仗光榮,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王震領導旅團干部進行了細致研究,在部隊中從上到下開展深入的政治動員和思想教育工作,從思想上解決大家對開荒的抵觸和顧慮。王震還以身作則,帶領各級干部戰斗在開荒第一線:沒有房子住,就用樹枝、雜草搭簡陋的帳篷,露宿山林野谷;沒有糧食,就跋山涉水到100里甚至更遠的地方背糧運鹽;沒有衣穿,夏天光膀子開荒、種地、打場,冬天砍柴燒炭取暖;缺少工具,就運鹽到國民黨統治區換,或從坍塌的古廟、河防、鐵路沿線拾來破鐘、彈片、鐵軌,自己動手打鐵。
第三五九旅剛開始開荒時,因為缺乏經驗,戰士們力氣下得多,但開荒進度快慢不一,墾地粗糙,質量較差。墾區有個70多歲的老農朱云寶,人稱朱老漢,種莊稼在行,是個勞動英雄。他見部隊指戰員開荒種地方法不對,就常向戰士傳授種地技術。王震聽說后,勸他到部隊指導種地。王震誠懇地說:“在種莊稼上,你就是我們的長官。我委你當農業生產副官,給你寫個執照帶上,不管走到三五九旅的哪個單位,你拿出執照來,給他們一看,他們就好好招待你,請你指導種莊稼,請你批評。你看怎樣?”得到肯定答復,王震就叫供給部發給朱老漢一身軍裝,同副旅長蘇進、副政委王恩茂一起簽名發給他一張“執照”,以便指導各部農業生產。
在王震等人帶領下,經過兩年多努力,第三五九旅開荒耕地30余萬畝,把“處處是荒山”的南泥灣建成“陜北的好江南”,樹立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光輝旗幟,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譽為“發展經濟的前鋒”。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