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5月2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在永川召開,再次展示了兩地堅定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決心信心,充分體現了“川渝一家親”的濃厚情誼,揭開了川渝合作的新篇章。
今日起,本報推出“六個一”系列報道,講述成渝兩地攜手奮進,在共下雙核引領、區域聯動“一盤棋”,共抓產業協作“一條鏈”,共建基礎設施“一張網”,共筑科技創新“一座城”,共治生態環境“一江水”,共推公共服務“一卡通”等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川渝兩地4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054.5億元!
在今年5月2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第三次黨政聯席會后,川渝兩地舉行了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合作項目落地,川渝兩地在產業協作、科技創新方面又邁出一大步。
自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來,川渝兩地頻繁互動,雙方全方位協同之路正不斷走深走實,都市圈相向發展,毗鄰地區深化合作,輻射帶動全域發展,雙核引領、區域聯動“一盤棋”態勢清晰可見。
2020年,川渝地區GDP總量占全國比重穩步上升,較2019年提高0.15個百分點,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特征初步顯現。
統一謀劃一體部署
推動成渝全方位協同發展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肩負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筑中國經濟“第四極”的國家使命。
“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真正做到‘一盤棋’‘一體化’,必須在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統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省市分別召開省委、市委全會,出臺《決定》,制定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專項規劃或方案。
兩地還分別審議通過重慶、四川“十四五”規劃建議,其中突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引領,以此統攬兩省市“十四五”各項重點工作。
為打破行政體制藩籬,雙方又分別成立以省市黨委書記為組長、?。ㄊ校╅L為副組長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有關部門、市區縣成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協調推進重點工作。
按照“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的要求,雙方建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機制和常務副?。ㄊ校╅L協調會議機制,組建人員互派、一體運行的聯合辦公室,設立交通互聯、產業協作、協同創新、國土空間、生態環境、體制創新、公共服務等7個聯合專項工作組。
在體制機制推動下,一年多來,川渝之間各部門、各市州區縣、各領域,頻繁開展交流、互動、簽約,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層級之寬、范圍之廣、密度之高、氣氛之熱,前所未有。從2020年1月以來,重慶、四川召開了3次黨政聯席會議,3次常務副省(市)長協調會議,8次聯合辦公室主任調度會議。
各級各部門的合作更是全面開花。據統計,自去年1月3日以來,兩地已有101名優秀年輕干部到主要職能部門、重要開放平臺、重點合作市區(縣)互派掛職;兩地有關部門、市區(縣)已簽署合作協議248份,平均兩天就“握手”一次。
“第三次聯席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走深走實?!痹撠撠熑私榻B,前兩次會議主要聚焦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等方面的研究謀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而此次會議既研究了有關文件,聽取了重點合作平臺進展匯報,還舉行了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成果更豐富。
“未來,隨著各項協議的落實落地,兩地協同發展將更加緊密,完全可望實現后發追趕,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中國經濟‘第四極’,實現向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跨越?!痹撠撠熑苏f。
都市圈相向發展
構建“雙核”同頻共振新格局
縱觀世界區域經濟發展歷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
2020年5月以來,重慶接連分區域召開3場高規格座談會,著力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指導各片區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協同發展。
其中一個重點,就是主城都市區擴容,圍繞“強核提能級”做優中心城區,“擴容提品質”做強主城新區,構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將主城都市區打造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引擎,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都市區。
“‘一區兩群’初看是重慶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但實際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頂層設計大框架下,重慶謀劃推動全市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是重慶把國家戰略要求轉化為戰略行動的系統部署?!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一區兩群”新格局的確立,其與四川“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呼應,成為推動重慶與成都相向發展的重要推力,已逐步構建起成渝“雙核”同頻共振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如今,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分類指導下,各地發展方向更清晰、發展任務更明確、干事創業激情更加彰顯。
中心城區圍繞“強核提能級”新要求,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如沙坪壩區發揮16所高校和300余個國家級、省市級科研平臺集聚優勢,加快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不斷壯大以“芯核器網服”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全力打造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智核”。
主城新區圍繞“擴容提品質”,當好新型工業化主戰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涪陵優結構促轉型,園區化、集群化發展成效顯著,新城區產值突破1000億元,龍橋、白濤、清溪園區供應鏈產業鏈加速延伸,產業集中度達90%以上。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則認真踐行生態優先當示范、綠色發展當標桿的重要使命。奉節實施交通三年行動計劃、水利工程質量提升、優化營商環境“三個大會戰”,實現創建國家5A級景區“一大突破”;通過深度挖掘詩歌文化、軍事文化、三國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從“假日火爆”走向“全年恒熱”。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在努力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標桿上下功夫。武隆加快了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設,開發出研學旅行、文創娛樂等新場景新業態,養生養老、運動康體、旅居康療等健康產業蓬勃發展,還通過加強云計算、區塊鏈和AR、VR等技術運用,提升了智慧旅游服務水平。
2020年重慶、四川兩省市經濟增速達到3.9%、3.8%,分別高于全國增速1.6、1.5個百分點。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經濟增速均達到4.0%,雙核引領發展態勢明顯。
共建毗鄰地區十大平臺
探索一體化發展新路徑
“我們是2020年9月開始進場施工的,預計在今年底會完成項目建設并投產。”5月25日,在川渝高竹新區,中科先行(廣安)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的建設現場一片忙碌的景象,公司負責人何紅波幾乎常駐于此,督促項目建設進度。
川渝高竹新區是目前川渝兩省市共建的唯一一個跨省市新區,自2020年11月25日,廣安、渝北兩地抽調人員到崗到位以來,新區開發建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區簽約入駐產業項目141個,其中投產項目58個,在建項目15個,擬開工項目24個,形成了“投產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川渝毗鄰地區地理相鄰,歷史人文相近,協同合作、一體化發展具有天然優勢。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川渝兩地加強區域聯動步伐,將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作為“重頭戲”,于2020年8月聯合印發《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推進方案》,提出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川渝高竹新區、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等首批9個功能平臺。在隨后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又增加了一個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
作為川渝目前唯一的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自2020年12月正式獲批以來,潼南與遂寧攜手,在全域一體化方面先行先試,亮點頻頻。
雙方共簽訂“1+N”合作協議58個,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重點任務,策劃32個重大項目,梳理36項共同對上爭取重大政策,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國土空間規劃率先獲批;開行公交化列車,增加定制列車3班次;潼榮高速公路潼南段建成通車;合潼安高速重慶段一期開通運營;遂潼快捷通道潼南雙江至玉溪段建成通車;開通跨省城際公交和跨省農村客運班線,10萬沿線居民出行更加便利。遂潼天然氣綜合利用產業園儲氣調峰等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渝遂綿優質蔬菜生產帶遂潼示范項目建設;聯合推出紅色文化、古鎮休閑等10余條精品線路,共同舉辦菜花節、檸檬節、荷花節等特色節會,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節點等。
此外,萬達開統籌發展示范區、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等各大平臺,也全部啟動方案編制,先期圍繞自身定位,在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加快建設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深化發展平臺協同聯動,實現異地入學、就醫、就業一體化等方面積極探索。
“相信,隨著各大平臺的日益完善,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將更加緊密,成為川渝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探索更多可行路徑?!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