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新星村(社區)將長約500米的水庭路打造成了“黨史一條街”,設立一面“黨史墻”、一棵“黨史樹”、一座“紅色漂流書屋”、一面“微心愿墻”,以“看”“答”“聽”“做”四種方式,全面推動“學黨史、辦實事”走“新”又走實。
創新學習,打造載體
6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新星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的水庭路,一面面黨旗隨風飄揚,不管是墻面、樹干,還是路邊,都能看到紅色元素。
“快看,這面‘黨史墻’,我每天都會看一看、答一答。”今年73歲的老黨員黃金平當起義務“導游”,一邊掏出手機對準“黨史墻”上的二維碼掃一掃,一邊告訴記者,這面“黨史墻”長約30米、高約2.5米,黨史內容應有盡有,他每天出門都會“掃碼答題”,學習勁頭很足。黃金平笑著說,掃碼答題能換積分,而積分可以置換黨史書籍。
記者看到,在水庭路兩側,共有65棵行道樹,每棵樹干上都貼有一個二維碼,居民只要通過手機掃碼,就可實現邊逛街邊聽紅色故事。“走到下一棵樹,故事正好播完,再次掃碼,就能接著聽書。”黃金平說,路邊的“紅色漂流書屋”設計巧妙,不僅能夠滿足居民黨史書籍“隨借隨還”的需求,還加設了長椅,讓大家一邊歇腳一邊學習。
群眾“貼條”,黨員“揭榜”
記者注意到,新星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大廳的墻壁,被設計成了一面“你提我做——微心愿墻”,上面貼著幾張“求助貼”,都是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這戶殘疾家庭,就住在我家樓上,這個忙,我幫了。”退伍老兵楊林將“微心愿墻”的一張“求助貼”揭下,認領了這戶家庭“代買菜”的心愿。只見楊林按照對方需求,趕到農貿市場買菜,并第一時間送到對方家中。另外,楊林發現對方家中客廳地面坑洼,直接買來了一張地毯,幫忙鋪設。
記者了解到,這戶家庭只有一對母子,且均為殘疾人,腿腳不便,家庭困難。得知情況后,新星村(社區)立即制定了幫扶方案,幫忙申請“居家養老幫扶項目”,定期派專人上門提供助浴、助潔、代購等服務。
新星村(社區)相關負責人說,學習黨史悟思想,凝聚力量辦實事,通過開展“你提我做”行動,整合優勢資源、調動黨員積極性,居民只要“貼條”提難題,轄區黨員就會“揭榜”來幫忙,營造出“社區是個大家庭,共駐共建凝聚眾人心”的良好氛圍。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