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流營商環境正成為
佛山一號改革工程。根據市委部署,
佛山傳媒集團6月10日啟動了“營商環境大家談”大討論系列活動,誠邀社會各界圍繞
佛山營商環境建設中的不足和對策積極建言獻策。
6月10日,
佛山新聞網收到了一份來自企業界的將近三千字的建議。
全文如下:
今年正值“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佛山市委向全市發出動員令: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在接續奮斗中當好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
為響應市委的動員,作為一名在
佛山民營企業工作多年且處于職業轉軌期(由民營職業經理人轉向培訓咨詢領域的自主創業)的普通黨員和新
佛山人,特就“
佛山如何更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佛山是
廣東名副其實的第三大城市,也是本土草根民營企業與外來創業企業的開放沃土。尤其是順德、南海的實踐,在珠三角具有標桿和標本意義。不過,
佛山整體表現是,太陽、月亮太少,天空繁星密布,并且主要集中在
家電、陶瓷、家具等傳統產業領域。
而在全球供應過剩、產業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下,
佛山原有的低成本、重資產、高增長優勢不復存在。全市來看,轉型較早且非常成功的代表就是美的集團。但是,還有大量企業未能部署及完成這樣的戰略轉型,這對于
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顯然是極為不利的。這也是當下
佛山經濟要實現再造和騰飛必須完成的任務。
根據筆者的簡略分析,企業未能實現轉型升級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小型民營企業有一定動力,但自身無實力或實力較弱,無法擔負轉型升級重任及先鋒,當然也不是主力軍;二是中大型民營企業資產多、包袱重、盈利低、核心競爭力弱、綜合負債高,再加上民營企業家的格局不夠、魄力不夠、底子不厚、決心不大,不敢破釜沉舟,盡管看著時代在急劇發生變化,卻只能干著急或跟在后面走,從而導致轉型升級之路極為緩慢;三是除了部分走在卓越的領先企業之外,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感到經營特別困難,卻又很少走出去,也很少借鑒外腦資源改變戰略認知,從而在經營中陷入泥潭之中,尤其是近兩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更加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敢有長遠打算。
針對以上情況,如何通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來幫助
佛山民營企業更快、更好、更高地高質量戰略轉型呢?
筆者建議,一是市委市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和發揮主管部門及各類協會組織的引領與協同力量。協會可多組織
佛山民營企業家、中高層經理人及中高級專家走出
佛山,既要向省內先進區域學習,也要向省外先進區域學習,尤其是要向那些高質量轉型成功的標桿學習。甚至可以在他們參觀考察回來之后進行高質量的轉型探討,事后還要進行跟進、指導和幫助。開闊視野只是第一步,之后的高效布局和持續改善,下好
佛山企業自己的棋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譬如,這幾年,筆者跟隨
廣東省青年企業家協會走訪過不少
廣州和
深圳的領先企業,感受就特別深,尤其是
佛山與
深圳的企業對比,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盡管
佛山確實也非常不錯,但
佛山的改善與創新空間也是非常的大。只要經常走出去,民營企業家對高質量轉型的信心就會不斷增強,就會敢拍板和敢投資源,就會通過創造性和主動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創新轉型之路。
二是,建議市委及各級黨委加強對民營企業黨組織的指導與引領。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尤其是在當下的高質量戰略轉型期,以民營企業立市的
佛山,民營企業的黨組織和黨員應該怎樣發展、怎樣管理、怎樣在經營管理中發揮實際作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筆者在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進修時,來自北京的著名大學教授授課時就特別強調,那些黨建工作做得好、做得實的央企,往往經營效益和競爭能力也是最好的。回到
佛山的民營企業,許多民營企業都設立了黨支部和黨委。這些黨支部和黨委,除了在政治上的程序性工作外,還應該在經營管理中有更大作為。
譬如,切切實實地密切聯系、關心、幫助、影響職工,鼓勵職工在業務上、管理上、經營上、技術上為企業多做貢獻,上級黨委應對此進行指導和幫扶。實際負責黨支部或黨委工作的核心成員,政治素質要過硬,政治站位要比較高,格局和理論水平要比較高,對經營管理應有深切理解,清楚自己在新時代的角色和擔當,清楚如何協助企業管理層發揮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自己動起來,黨員動起來,才能帶動職工也動起來,動起來的經濟貢獻要價值量化,關鍵事實和關鍵措施要得到企業高層認可。上級黨委應對此進行檢查和考核。黨支部和黨委的負責同志,應在干部人事選拔上發揮建議作用,或者賦予審核否定權,對中高級管理者的人品進行政治把關,這樣不僅有助于民營企業內部反腐和堵塞管理漏洞,選出合格的有用之才,也能幫助企業家和董事會選出優秀人才。
這樣一來,民營企業的黨支部或黨委工作就不會落于程序性的事務或流于形式,就能與企業經營進步緊密捆綁。筆者認為,只要黨支部和黨委工作富有創造性和建設性,企業家、董事會和高層就不會認為是政治干預經濟,而是政治幫助經營,促使政治和經濟形成良性互動循環。
另外,筆者建議,市委及各級黨委應探索和加強民營企業黨委及黨支部的選舉換屆工作,尤其應注意民營企業黨委及黨支部負責人的培訓指導以及負責人年輕化與精干化;少看報告看實效,少走形式入基層,從而使得民營企業的黨委和黨支部工作更加接地氣。黨在政治上、組織上、經濟上、干部上的最佳實踐,在華為、
小米等優秀企業中得到很好借鑒、應用和創新。如企業內部各部門設立政委、成立總干部等。像這些,在
佛山企業的實踐中,盡管也有不少企業特別重視黨建引領,卻很少有這樣成功的優秀案例。
三是建議市委更加重視對企業家、青年企業家、中高級經理人、核心技術及業務骨干對口能力提高的實戰培訓。這里的實戰,不僅僅指業務層面或技能層面,還包括戰略層面。因為不同民營企業,他們的問題癥結是不一樣的,有些是沒有高度和格局,有些是沒有資源和能力,有些是沒有平臺和模式,有些是沒有經驗和信心,有些是系統和管理,有些是組織和反腐。由政府層面組織的培訓,應提前做好充分的調查,對照標桿、企業實際階段和高質量轉型需要,看看我們
佛山的企業家、青年企業家、中高級經理人、核心技術及業務骨干究竟缺什么?公共資源應主要圍繞普遍共性問題和具有決定性影響及作用的關鍵課題。
總之,根據筆者多年在各類企業工作的經驗,以及對企業管理的研究與洞察,
佛山的許多民營企業確實在
移動萬物互聯時代落伍了、停滯了,創新思維、創新視野、創新能力、創新成果和創新機制都與標桿地區、標桿企業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這樣的差距,最主要是傳統優勢太過明顯和太過于專注實體制造,抬頭看天和迭代創新的動作做得太少。當然,從近年
佛山的城市更新計劃布局與推進來看,經濟向高質量轉型已經成為大趨勢和大潮流。但是,這樣的戰略轉型,道阻且長,注定需要各方力量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級黨委各級政府領導力攜手奮進,才能開出最美麗的勝利之花!
以上建議,希望能有助于
佛山營商環境的進一步提升。必有不妥不成熟之處,請多多指導批評!
建議人:
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企業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
明君道教練顧問機構創始人伍建喬
2021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