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政府職能轉變和 放管服 改革力度,以簡政放權、一網通辦、完善監管、審計整改、優化服務為重點,全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18年、2019年,我市連續兩年市場主體總量與新增量增速居全省第一;2018~2020年,連續三年平均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密度居全省第一。
簡政放權全面徹底
我市進一步精簡行政事項,取消調整行政職權371項,取消調整變相審批4項,取消各類證明事項8項,清理規范中介服務事項10項,成為全省保留行政審批事項較少的省轄市之一。積極推進全省 三起來 示范縣 臨潁縣權限下放工作。目前,156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已經全部下放承接到位。
放管結合及時有效
全覆蓋。深入開展 雙隨機、一公開 監管,健全完善 一單兩庫 ,實現抽查事項全覆蓋。暢通政務服務 好差評 線上線下評價渠道,實現市縣層級全覆蓋,政務服務有效評價率和主動評價率均居全省第一。
重信用。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開展城市信用監測評價,在2020年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門戶網站觀摩會上,我市獲得 特色性平臺網站 獎。在全省率先探索 雙隨機+信用風險分類監管 ,構建了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互聯網+ 。圍繞 互聯網+監管 全省試點任務,開發完成具有我市特色的 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 系統。目前,全市已有490家食品生產企業、1.6萬家食品流通企業、602家學校食堂、96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被納入 互聯網+監管 范圍。
優化服務積極到位
減材料。深入推進商事 集群注冊 證照分離 等制度改革,市場主體準入、經營更加便捷;在全省率先開展
藥品行業 一業一證 改革,
藥品、
醫療器械、食品等實現經營備案和許可 四證合一 ,申報、受理、核查、發證并聯辦理。目前,企業和群眾辦事時提供材料較以前減少30%以上。
減時間。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承諾辦結時限相比法定辦結時限壓縮比例達到76%。企業開辦時間由3天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結時限均壓縮至24小時內,市級以上重點項目2個小時內辦結,即辦業務1小時內辦結,達到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最前沿水平。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扎實推進,全市工程項目全流程審批最長時間由原來的88天壓縮至66天。
減跑動。 一網通辦 前提下 最多跑一次 改革全面開展, 一窗通辦 率100%,市縣
鄉村四級實現政務服務網全覆蓋。 最多跑一次 事項由1209項增長為2004項, 零跑路 事項由154項增長為1809項,市直部門即辦件由310項增長為828項,梳理、公布 一證通辦 事項106項, 一件事 辦理事項33個。
優服務。 交房即辦證 便民服務政策,讓業主在開發企業交房時,即可辦理不動產權證。商事 智能審批 改革讓 刷臉辦照 、立辦立取、全天候辦理、24小時 不打烊 成為現實,自助辦理智能審批模式走在全省前列。創新 網上+實體 模式中介服務超市,解決中介服務質量不高、用時長、收費高等問題,進駐中介機構達到331家,位居全省第一,中介服務事項辦理速度平均提速20%以上,資金節約率達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