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每天早晨6點,監測保護小組組員們開始集合,布置完任務后,他們便開始一天的監測巡護工作。巖罕陸是監測保護小組組長,他每天要和組員們一起走進野象谷密林中,記錄下亞洲象的行蹤。
監測保護小組可以說是監測亞洲象的前哨站,工作充滿挑戰和危險。 我們的工作是全天候的,每天都要進行監測,雖然辛苦,但這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巖罕陸說。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象谷區域,溝谷縱橫,硝塘密布,為野生亞洲象提供了天然的生活空間。2005年6月監測保護小組成立,主要負責對野象谷周邊范圍內出現的亞洲象進行跟蹤、觀察和記錄。監測保護小組由最初的4人發展到現在的9人,平均年齡32歲,并歷經了兩代跟象人的交替。成立初期,除了對亞洲象活動進行跟蹤觀察外,小組成員還必須長期穿越原始森林,到密林中尋找亞洲象,在叢林溝谷中拍攝圖片、視頻資料。
進行監測工作時,監測保護小組組員們都身著碧綠的行裝,帶齊皮尺、望遠鏡、筆記本等工具走進叢林,象道、象印等他們都能一一辨識。
在熱帶雨林里跟蹤亞洲象不僅是體力活,更是一項技術活,從觀察象印到辨別味道,再到聽聲識別方向,我們都有特別的研究,每一位小組成員都必須掌握這些 秘籍 。這樣,組員們不僅能識別象群,也能保護自己。 巖罕陸說。
監測到亞洲象后,監測保護小組組員們會以日記的方式把監測數據記錄下來,同時留存圖片、視頻,待整理后及時上表,最終形成亞洲象監測數據庫。監測保護小組的每位組員不僅能知道發現象群的名字,還能根據亞洲象活動的蹤跡準確及時預報出亞洲象出沒的大體時間、地點、種群和行走路線等。
在長期的監測中,監測保護小組組員們會給每一次出現的象群進行編號,并根據特點為亞洲象取名,如 大排牙 竹筍牙 垂肉脖 等。
監測亞洲象的工作不僅辛苦,還時常面對危險。沿國道213公路有8個象道口,這是象群的必經之路,尤其是8號象道,時常有象群從這里經過,少則5頭,多則10頭以上,監測保護小組會布置組員在各個路口定點監測,這是與野生亞洲象接觸的最前沿,也是監測員最危險的地段。
2018年3月某日下午,組員李富明在8號象道口堅守時,突然聽到樹枝折斷的響聲,他仔細觀察周圍的動靜,發現危險已近在咫尺:象道口的上下兩端都出現了象群,緊隨其后的還有小象,象道口上方的一頭母象正向李富明沖來,形勢十分危險。情急之下,李富明往排水溝(公路下方的涵洞)縱身跳下,翻滾進入通道中,暫時躲過了危險。可是,母象沒有罷休,抬起右腿使勁往水溝里踢碎石,李富明只能緊緊貼著涵洞。40分鐘后,監測保護小組的其他組員們陸續趕到,母象返回密林后,組員們從排水溝里救出了李富明。
監測工作雖然很危險,但我非常熱愛這份工作。 李富明說。
如今,監測保護小組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各項觀測保護工作也逐漸走向規范,已完全能夠準確預報到野象群出沒的信息。
我們監測保護小組的組員常年以森林為家,以亞洲象為伴,一次次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憑的就是執著和堅守。我堅信,人象和諧共生的大自然畫卷必將會展現在人們眼前。 巖罕陸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