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大膽’也許還會回來,我們都在盼著它回家……”大龍潭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負責人吳鋒抬頭望著身前的密林,若有所思。
5月1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大龍潭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就聽到這群“護猴人”說起與金絲猴“大膽”的故事。
5月19日,坐在樹干上的雄性金絲猴。
5月19日,猴群在樹上休息。
2020年12月29日,“大膽”最后一次出現在基地。(通訊員 吳鋒 攝)
5月20日,基地的科研人員捧起溪水解渴。
在16年前,金絲猴遠遠地看到人,就逃之夭夭。經過大家不懈地對猴群進行跟蹤式補食實驗,終于,有一只大膽的青年雄猴嘗試著吃了投放的蘋果,成為神農架第一只吃人類補食蘋果的金絲猴,它的舉動引起其他金絲猴的效仿,從此,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人員與金絲猴之間實現了近距離接觸。這只金絲猴,被大家取名“大膽”。
吳鋒上次見到大膽,還是在2020年歲末,恰逢一場瑞雪,研究基地外白茫茫一片,他晨起開門,第一眼便瞧見了守候在門口的“大膽”。它坐在雪地里,目光呆滯,一動不動,直到感知到吳鋒的存在,才緩緩抬頭,與他對視。“后來,‘大膽’跟著其他猴群遷徙,就沒有再回來……”說著說著,吳鋒陷入回憶,眼眶微紅。
吳鋒的好搭檔、共同守護神農架金絲猴達16載的黃天鵬接過話茬,“金絲猴的平均壽命只有20歲左右,‘大膽’卻活過了26歲,在金絲猴種群中算是一個奇跡。”黃天鵬告訴記者,“大膽”是整個猴群中最年老的一只,它已不似青壯年時期那么勇敢矯健,而是已變得老態龍鐘……
黃天鵬在宿舍整理金絲猴影像資料。
吳鋒的手機里保留著他與“大膽”最后的合影,“大膽”神色安然,蹲坐在吳峰身旁。一晃眼,已半年不見“大膽”了。吳鋒在手機里翻閱一張張照片,好似在回溯“大膽”從勇猛矯健到步履蹣跚、英雄遲暮。
大家期盼著奇跡出現,仍堅持早上天一亮上山觀察金絲猴的蹤跡,中午進一趟林子給金絲猴錄音、拍照,記錄金絲猴的活動,天黑前還要進山,跟蹤確定猴群睡覺的位置……
在海拔2200多米,坡度接近60度的密林里爬山不是件輕松的事。“我們每天最少要上山三趟,早就不會覺得累了,每天幾萬步,在微信運動里那可都是前幾名!”吳鋒打趣道。
“看,猴群就在前面。”吳鋒和黃天鵬對著山林用猴語“噫……噫……”地大聲召喚,群猴馬上響應,也“噫……噫”地叫起來。研究員們坐在樹梢下,猴群就在身邊嬉戲打鬧。金絲猴看到黃天鵬,馬上就爬過來翻他的手掌心和衣服口袋,這樣的場景引得吳鋒等人哈哈大笑。
眺望對面的山頭,依稀可見一間小木屋,這個木屋曾經是研究員們用來隱蔽觀察金絲猴的地方,如今只在惡劣天氣時使用。
吳鋒(左)和黃天鵬在記錄金絲猴的活動。他們已在這里陪伴金絲猴16年。
黃天鵬在林間小憩,金絲猴們和他圍坐在一起。長期的跟蹤觀察,大龍潭這個猴群跟科研院工作人員已經融為一體。
“以前,它們警惕性很高,我們只能躲在木屋中隔著很遠用望遠鏡、長焦相機觀察金絲猴群。”吳鋒回憶說,研究人員常常背著帳篷、睡袋,在原始森林里翻山越嶺,尋覓金絲猴足跡,渴了飲山泉水,餓了嚼冷饅頭。
“來基地16年,我只在家里過了6個春節,其他時候都和猴群待在一起。”吳鋒說,研究基地的人員與猴子待的時間比和家人的還長。
“紅毛頭部的毛發最漂亮,陽光下紅燦燦的,漂亮極了。”“白頭脾氣不好,經常和其他金絲猴產生矛盾,是猴家長中妻子最少的。”“厚厚長得帥氣,毛色艷麗,性格溫順,很受母猴喜歡。”
談起金絲猴,吳鋒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他介紹,神農架金絲猴共有10個種群,大龍潭金絲猴群體是其中最小的一個,數量約100只,7個家庭,1個全雄單元。每一只猴子都像“大膽”一樣擁有獨特的名字,金絲猴長相各異,性格、聲音也有不同,基地研究人員都能準確叫出每只猴的名字。
采訪當日,母猴“晶晶”順利誕下一只健康的小猴崽。“今年已經新添10個猴寶寶了。”吳鋒欣喜地向告訴記者。
背景鏈接
神農架金絲猴鼻孔向上仰,所以也叫仰鼻猴。仰鼻猴總共有4種,包括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除最后一種分布在越南外,其他3種均為中國特有,且數量稀少,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寶級動物。神農架金絲猴屬于川金絲猴。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