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以 糧頭食尾 農頭工尾 為抓手,圍繞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以工業理念抓農業,推進農業生產融入食品產業生態,走出了一條集群協同的農食融合
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2020年,全市食品產業營業收入達2000億元,帶動農戶25萬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我市 三鏈同構 實現食品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的做法被農業
農村部確定為全國
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大典型 ;5月29日,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
我市圍繞培育產業群體、加快產業融合、促進全產業鏈延伸,成立了糧食產業聯合體,推動面制品生產企業、面粉加工企業、糧食倉儲企業、小麥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農科院和小麥育種專家五個層面的訂單化合作,加快構建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產業鏈農產品供應體系。
為確保產業聯合體健康發展,我市通過供應鏈金融、保險、擔保等要素的切入,進一步完善聯合體生態,不斷健全聯合體利益聯結機制。對優質專用、訂單品種所需良種給予每畝20元的補貼;對與面粉加工企業簽訂訂單種植合同的農業經營主體,優先享受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扶持政策,所種植的訂單小麥高于市場價0.1元收購,促進優質專用小麥區域化分布、規模化種植,實現專種專收、專儲專用。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成型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達25個,帶動全市發展優質小麥種植115萬畝,占小麥播種面積的47.4%,位居
河南省第一;優質小辣椒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0萬畝以上,成為中西部最大的小辣椒生產基地。
我市大力實施 十百千 億級產業集群培育、 小升規 培育、 小升高 培育三大工程,形成了雙匯肉制品、中糧面業面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衛龍休閑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劍客乳制飲品6大產業全鏈條集群化發展優勢;積極招引一批知名企業在漯布局產業。全市培育了銷售收入超700億元食品企業1家、超20億元企業3家、超億元企業27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家,全國主食產業化示范企業4家,
河南省好糧油企業4家、放心糧油企業7家。目前,全市已有100余家龍頭企業、200多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入聯合體發展,年產值突破900億元,有力地帶動了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走出了一條
鄉村振興的農食融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