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清晨,清脆的鳥鳴喚醒夢中的城市,朗朗的讀書聲、汽車的鳴笛聲、機器的轟鳴聲 交錯起伏的聲音昭示著一座城市的精神與活力。
聲音里有科技哲學。
在熱門電影《星際穿越》和小說《三體》中,不約而同地將引力波選作人類未來的通訊手段。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以光速傳播的時空波動,是時空曲率的擾動以行進波的形式向外傳遞的一種方式。這一來自外太空的 聲音 或將對未來通訊技術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聲音能夠改變城市。
5月24日,常熟市與上海音樂學院簽約開展戰略合作,校地雙方以音律為媒,簽署三項協議、揭牌四個平臺,為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滬蘇同城化機遇注入音樂動能。當晚,一場由上海音樂學院帶來的新時代《長征組歌》 聲 動虞城。如此美妙的聲音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美妙的聲音背后,一座坐落于常熟的 蘇州 中國聲谷 逐漸顯露出來
去年9月8日,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啟動儀式現場,常熟市與南京大學簽署 蘇州 中國聲學創新谷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 蘇州 中國聲谷 項目建設正式拉開帷幕。11月30日, 蘇州 中國聲學創新谷 全球推介會在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在會上致辭,并共同為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會上,還發布了20條 蘇州 中國聲學創新谷 人才、產業扶持政策,舉行了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聲學工程學科暨 蘇州 中國聲學創新谷 全球人才雙招雙聘發布儀式,總投資154億元的20個重點聲學項目集中簽約 為進一步推進常熟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常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常熟攜手南京大學,聯合中國聲學學會、常熟理工學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多元主體,共同打造 蘇州 中國聲谷 。
聲谷創新區景觀片區概念圖(常熟經開區供圖)
聲感智慧城
聲音,注解著城市的精致生活。
在常熟經開區,聲音的力量被進一步放大, 跳動 的聲波成為市民學習、工作、生活中無形的助手,一座 聲感智慧城市 正逐步成型。
最近,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一間特殊的教室成為學生們爭相 看稀奇 的地方。9塊泛著亮光的白板均勻懸置在教室頂端,將整個空間照得通透敞亮,而它們的作用不只是幾盞燈那么簡單。
這是我們在常熟打造的首個聲光一體教室。 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管理處處長花建國介紹,針對學生近視率增加、教室聲場分布不均等問題,常熟經開區在此試點安裝智能健康視聽系統,通過創新照明技術和專業聲場設計,實現教室內光線充足,照度均勻,聲場平坦均衡。 只要在教師胸前別上一個食指大小的收音設備,就可將聲音同步傳送到教室的每個角落。 花建國說。
不論是坐在第一排,還是坐在最后一排,老師的聲音都一樣響亮清晰。 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A管理部20單招計算機班的付蘇南說。
與聲學在智慧教育應用場景方面同步上線的是智慧交通應用場景。走出學校,踏上龍騰南路和江浦路路口, 會說話 的紅綠燈是這個路口永不下班的 交通督導員 。
在這個紅綠燈上方裝有行人抓拍取證相機,下方兩個顯示屏上分別滾動播放著行人闖紅燈曝光記錄和宣傳警示表揚通報。一旦行人有闖紅燈行為,盡職盡責的 交通督導員 立刻上線, 你已闖紅燈 語音提示開始響起。
這套系統以定向聲控技術,通過融入視頻分析、運動跟蹤、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自動檢測行人闖紅燈違規行為,實時定向警示。 常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濱江中隊中隊長顧郡明說。
提升非現場執法能力,規范道路交通秩序,聲學智慧交通在鳴笛和炸街車抓拍系統上也有應用。江南大道與江浦路路口的 電子警察 近期進行了 裝備升級 ,以先進聲源定位技術為核心,以波達方向定位技術、波束形成技術、自動噪音抑制技術為基礎,一套從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到執法提升的綠色交通閉環在此形成。
此外,常熟經開區還在江南印象市民廣場試點安裝了智慧舞場系統,通過定向聲專利算法和技術,創造出一個不干擾周邊區域的特定音頻空間,有效解決了廣場舞噪音擾民問題。
今年以來,常熟經開區已在區域內布置了6個聲學技術場景應用,接下來,將持續拓展聲學技術在工業降噪、道路隔音、醫療健康、生態修復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全力貫通聲學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加快走出 聲學讓城市更美好 的生動實踐。
聲學研究地
聲音,構建著吸引人才的磁場。
5月24日,常熟與上海音樂學院簽約開展戰略合作。其中,上海音樂學院 長三角數字聲音研究院落戶于 蘇州 中國聲谷 ,將建設聲學文化人工智能實驗室,采集和整理長三角地區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標本,建立 長三角民間聲音數據庫 和 聲音博物館 ,努力構建以常熟為特色窗口的長三角區域江南文化研究展示平臺。
眼下, 聲學 已成為常熟經開區最熱門的詞匯。
如何打造 蘇州 中國聲谷 ?究其根本,深入推進聲學研究,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是第一步。在這一點上,常熟起步扎實。
去年9月8日,常熟與南京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打造 蘇州 中國聲谷 。南京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聲學教學與科研基地的高校,擁有國內最好的聲學本科專業、一流國家重點學科以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作為 蘇州 中國聲谷 著力打造的核心載體平臺,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順勢而起,5700平方米核心辦公研發載體裝飾修繕工程已高效快速完成。
研究院瞄準國際聲學科技前沿、面向國家產業發展需求,以突破聲學基礎材料關鍵技術、研制關鍵核心器件、攻關重大裝備體系為使命。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副院長、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盧明輝介紹,自去年12月份運營以來,研究院已成功對接漢天下、地球山、喜馬拉雅等大型項目,簽約8個由院士、國家級人才領銜的科研團隊入駐,聲學材料檢測平臺、電聲產品檢測平臺、聲品質測評平臺等正在籌建,力爭形成核心集聚輻射效應。
一個個項目落地,一批批平臺聚集,創新的火花在這里匯聚, 蘇州 中國聲谷 聲學創新平臺矩陣雛形初現,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6月21日,在常熟經開區精英創業園還將舉行首屆全國聲學創新創業大賽(線上賽)暨 雙創天堂 2021蘇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聲谷 專場賽。
目前,南京大學與常熟理工學院就聲學人才培養、平臺共建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常熟理工學院將增設聲學工程系及聲學技術現代產業學院。 蘇州 中國聲谷 將依托南京大學雄厚的聲學基礎實力,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常熟理工學院輸送行業人才,中國聲學學會培訓職業技能人才,形成多類型人才矩陣,合力驅動聲學產業創新發展。
聲音產業鏈
聲音,聚合起新型產業集群。
5月31日,常熟經開區在南京成功舉辦首屆全國聲學創新創業大賽(南京分賽)暨 雙創天堂 2021蘇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聲谷 專場賽。
現場,車載語音交互系統及座艙內飾件表面揚聲系統項目、語音編碼芯片項目、聲光聯動智能監測系統項目等16個優質聲學項目參與角逐。
希望通過搭建一個創新創業的擂臺,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擁抱南京大都市圈的優質聲學創新資源,吸引集聚一批聲學產業項目來常熟落戶發展。 常熟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局長錢韌說。
聲學作為一門滲透性極強的學科,和自然科學、人文藝術等眾多領域深度交叉,在軍事、醫學、建筑、人工智能等領域均可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在 新基建 國家戰略的布局下,更是有望催生萬億級市場。
不同于以往引進單個具體的項目,我們希望通過培植創造能力、集聚創新資源,逐步形成一個覆蓋產業、城市、生活的創新生態圈、孵化區、策源地,以創新驅動產業,以產業實踐創新,為常熟持久發展、引領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史紅亮說。
近年來,隨著立訊、亨通等消費電聲、海洋水聲龍頭牽引效應逐步顯現,常熟經開區聲學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已具備一定的聲學產業基礎和較為成熟的應用場景。
根據規劃,常熟經開區重點聚焦醫療超聲、材料聲學、工程聲學、信息聲學、電聲學、海洋聲學等6大產業方向,圍繞產業鏈 補鏈、強鏈、延鏈 ,未來五年,力爭導入聲學產業龍頭企業10家、規模企業30家,培育聲學領域創新型產業集群。
5月19日,中國聲谷創新加速中心(基地)成功發布。加速中心位于 蘇州 中國聲谷 生產智造核心區域,占地面積160畝,總建筑面積9.4萬平方米,采用 產業配套載體 和 聯合檢測平臺 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將聲學產業鏈企業在發展中所需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截至目前,加速中心第一批入駐項目預計總投資24.8億元,產品包括體聲波濾波器、聲表面波濾波器、數字MEMS揚聲器、動鐵聲學模組等,預計達產后項目年產值超25億元。
目前,常熟經開區正積極對接位于深圳、北京、上海、山東等地的68家聲學企業,立訊新增智能移動終端模組項目,住友橡膠新增吸音海綿輪胎項目,招商引進啟弘聲學、奧世達、皓吉達、潤華精密、中科建聲等聲學項目14個,總投資56.29億元,在談入庫項目18個。
4月29日, 蘇州 中國聲谷 上海招商推介會成功舉辦。會上,常熟經開區與小馬創業村(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商談,將攜手共建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常熟)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聚起 資本之力 ,為聲谷入駐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實現創新發展 加速度 。
在常熟人的暢想中,2021年的 蘇州 中國聲谷 建設將由這些數字和項目反映出其進程
全年引進領軍人才團隊不少于10個,會聚高層次研發人員200人;
出臺 聲谷人才計劃 ,全年聲學高層次人才創業領軍項目立項100個以上;
啟動常滸河 聲谷核心區 一期功能區建設,高標準建設藝體中心 聲谷大劇院 ;實施 有聲文化城 改造,大力營造全區域聲學場景氛圍特色
長江之畔,聲震寰宇。聲谷時尚魅力新城蓄勢待發!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