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你看,這幾天都在下雨,到我們救助站里面去住幾天吧?有口熱飯吃,還能遮風擋雨。”6月23日,建陽區民政局救助站與潤澤社工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冒著風雨,再次對建陽城區范圍內橋梁涵洞、低洼地帶的流浪乞討人員逐一排查救助。
“近期連續暴雨,水位持續上漲,他們在外面會有生命危險。”建陽區民政局救助站站長梁文輝對我們說,針對此次降雨,建陽區民政局迅速啟動“汛期送安全”專項救助行動,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加大街面巡查力度。“關于群眾的事都沒有小事,流浪乞討人員是最邊緣、最脆弱、最弱勢群體。我們工作職責就是服務保障好他們的安全,為他們撐起‘保護傘’。”
救助站站長梁文輝與流浪人員打了7年的交道,“這些年遇到的流浪人員,有些有精神疾病,有些有智力障礙,還有一些由于長期孤獨和流離失所,性情古怪。他們其中多數人膽小、多疑、內心封閉,不愿與人交流。”說到這里,梁文輝想起了一位“95后”寧夏籍女孩。
5月22日下午,救助站接到將口鎮派出所民警電話,稱有一寧夏籍“95后”女孩因未購車票由乘務人員移交至派出所民警,在進一步溝通交流中發現該人員疑似精神障礙。本著“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則,將女孩送至建陽區康寧醫院接受醫療救治。還為女孩添置新衣、新褲等日常生活用品。
耐心細致的詢問,模糊不清的回答。為了能幫助女孩找到家,救助站做了大量工作,通過“頭條尋人”及公安部門的甄別后,最終聯系到女孩在寧夏銀川的家人。在外流浪6個月的女孩,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經過多年的工作與摸索,站長梁文輝總結了一套外展救助的經驗,“想要做好救助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四同’,即‘同聲、同調、同音、同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對待,用真心打開他們的心扉。”
在救助站的門口,我們看到了一盞寫著“建陽救助、為您服務”的燈牌,“我們都叫它‘小橘燈’。”梁站長指著燈牌笑著對我們說,“這個燈是24小時常亮的,就像是‘小橘燈’,給困難群眾帶來希望和光明。困難群眾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到我們的站里來,一碗熱飯、一個溫暖的床位是少不了的!”
今年以來,建陽區民政局救助站上街巡查23次,共救助46人次,護送返鄉9人。一系列工作切實保障了建陽區困難群眾的合法群益,立足救助工作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將“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兜底工作落到實處,做深做細做精。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