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精細化管理,讓小區居民住得既踏實又安心;庭審開進村,讓法官成為村民心中信得過的“和事佬”;不論是治安防控,還是普法宣教,數據賦能、信息支撐,“一張網織到底”成為“平安宣州”的標配。
平安建設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在智慧治理、共建共享、法治保障等平安理念下,借助“法治皮影”“法治公園”“警保聯防”“巡回法庭”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高平安建設水平,推動基層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巡回法庭讓原被告的矛盾化解在家門口。
說——巡回法庭巧斷“家務事”
為了滿足邊遠地區群眾司法需求,近年來,宣州區法院發揮巡回審判的作用,將法庭搬到田間地頭、村民家中,就地就近開庭、調解、宣判、釋疑,減輕當事人的訴訟負擔。
所謂巡回法庭,一般由法官、書記員及法警構成,目的就是為了方便群眾訴訟,化解矛盾糾紛。
國徽高懸、法槌敲響,每周二和周五的上午,對于長期參與巡回審判的水陽法庭法官助理程浮來說,已經習慣了一周里兩個半天的下鄉入村開庭。
“水陽法庭管轄范圍涉及水陽和貍橋兩個鄉鎮,轄區內人口16萬,由于不少行政村地處偏遠,這給群眾訴訟帶來諸多不便。”程浮說,基于客觀因素考慮,巡回法庭就顯得十分必要。
多年來,因為巡回法庭這項制度的實施,宣州區法院“在農家屋檐下”消化了大量婚姻家庭、贍養撫養、遺產繼承和民間借貸糾紛,調停了不少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穩定和諧緊密相連的矛盾,真正發揮了人民法庭“前沿哨所”的作用。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度水陽法庭新收訴訟案件885件,上年度舊存53件,合計938件,已經審結789件,結案率為84.12%。值得一提的是,訴訟案件以調解、撤訴方式審結案400件,調撤率為72%。
學——普法教育織密“安全網”
巡回法庭效果如何?能否真正實現為民辦實事?程浮對此感觸頗深:“將庭審開在村民家中,不止是讓原被告的矛盾化解在家門口,也是通過‘送上門’的巡回審判,‘走進家’的普法宣講,真正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在宣州區司法局黨組成員、法宣辦副主任吳屹峰看來,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其實是一個大合唱,除了巡回法庭、審判進村進社區之外,宣州區還特地打造了法治文化公園。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步入宣州區官塘湖景區,首先引入眼簾的是法治文化公園的標志牌。置身其中,這里不僅有“孝道”文化展示,還將法治元素有機融入其中,讓廣大市民在游園之余,能夠體會到宣州法治文化特色。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宣州普法宣傳陣地的新地標。
這些日子,以“舉旗幟·送理論·講黨史”為主題的專題宣講正在宣州區各個村鎮和街道巡講,吸引了眾多居民參加。
“就說身邊人,就講身邊事,以典型案例為切入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向現場村民普及法律常識,也讓居民感受到法律就在身邊。”吳屹峰說。
同時,結合當下的疫情防控形勢,除了線下的普法工作,宣州區司法局還利用線上的微信、短視頻等形式,對法律知識展開廣泛宣傳,努力提高轄區內百姓的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
宣城市公安局宣州分局鰲峰派出所成功破獲一起詐騙案件,派出所民警榮華健(左)收到群眾錦旗。宣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斗——協同作戰深耕“責任田”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鄉鎮、街道處于社會治理體系最前沿,是平安“金字塔”的基石。
“我服務的小區共有30多棟,2600戶……”說起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宣州區華夏湖畔御苑物業保安吳東北了如指掌。大到安全、環境、治安,小到鄰里糾紛、家長里短都是他的責任清單,一旦發現問題,吳東北必須第一時間聯系轄區派出所對接解決。
向上不斷傳遞信息,向下打通服務群眾的渠道,宣州區物業保安融入大巡防之后,小區保安就成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2018年以來,宣州區充分發揮保安隊伍對轄區情況熟悉的優勢,采取派出所主導、警保聯合的巡防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在宣城市公安局宣州區分局治安大隊一級警長李國臣看來,城區89個物業小區,因為警力有限,把物業保安納入大巡防,不僅可以增加了公安的巡防力量,對公安巡防也是一個有力補充。
經過多年的實施之后,如今的物業小區保安,既可以充當治安巡防員、情報信息員,還可以是警情處置員和矛盾調解員,真正實現了“一崗多責”。用李國臣的話來說,就是變過去的“單打獨斗”到如今的警民“協同作戰”,增進了公安、社區、物業及保安之間的有效交流合作,發揮群防群治效能。
自2018年開展警保聯防以來,宣州區物業小區侵財類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2018年下降21.06%、2019年下降18.9%、2020年下降17.6%,獲得了小區業主的一致好評。
如今,乘著互聯網的東風,宣州區還在不斷加碼技術支撐,以智慧化手段提升治安防控能力、社會治理水平和司法辦案能力,進一步打通了“平安宣州”建設的“任督二脈”。
宣州區法治皮影走“新”更走心。宣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唱——法治皮影唱出“新風尚”
“宣城有個林場村,林場村廣場大得很,這個廣場真出名,法治廣場就有它的名……”天色漸晚,走進宣州區敬亭山街道的林場村,老遠處,就聽到了鑼鼓聲和唱和聲。
原來,宣州區司法局組織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法治皮影戲巡演正在村文化廣場上演。
循聲而去,只見傳承人撥弄著箭桿,兩個皮影小人物不停在屏幕上舞動,白色的幕布后面,一個個“剪影”在暖色的燈光下,顯得格外生動,臺上演得認真,臺下看得入迷,從不吝嗇掌聲的觀眾,時不時拍手叫好。
站在一旁的吳屹峰,在觀看之余,也不忘投以掌聲,為啥?持續的法治皮影戲巡演真正讓普法教育走深走實,出新出彩。
“有別于過去傳統的擺攤設點進行法治宣傳,皮影戲聲情并茂、生動活潑,融入傳統文化特色,既接地氣又不乏幽默親切,老百姓聽得到、聽得進、聽得懂。”吳屹峰說,觀看的群眾也是一場比一場多,多的時候好幾百人,足以看出老百姓的觀影興致。
近期,皮影法治巡演的是新創作的劇目《贍養老人理應當》,別看人物形象并不多,但揉進了法治教育和傳統美德,幾場演下來,不僅起到了宣傳的效果,還能傳承非遺。
“劇目內容都是緊貼實際,有矛盾調解的,有掃黑除惡的,還有贍養老人的,讓老百姓在觀看皮影戲中,把法治宣傳潛移默化地傳遞到每個人心中。”吳屹峰如是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