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100年前,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100年后, 慶祝建黨一百周年重點影片 《1921》圍繞中共一大召開歷史橫截面展開,全景式地呈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歷史時刻。
7月8日,電影《1921》主創(chuàng)團隊走進革命圣地延安,開展 一百年,薪火相傳 主題觀影活動,并帶著影片向延安作出莊嚴匯報。
監(jiān)制兼導演黃建新: 將《1921》作為一份莊嚴的匯報帶到延安。
我們的路演計劃,從上海一大會址的首映開始,然后去到湖南、湖北、西柏坡等地,然后來到延安。 黃建新表示,這既是一趟革命精神的學習之旅,也是將《1921》作為一份莊嚴的匯報帶到延安。
黃建新說,他們用了3年的時間準備劇本,從尋找要拍攝什么,到尋找中共一大召開的國際背景、國內(nèi)歷史,這些都是電影要表現(xiàn)的部分。
電影《建黨偉業(yè)》從武昌起義一直講到1921年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電影《1921》則只講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開。 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對準中共一大人物,來表現(xiàn)他們的情感、理想、信念、品格和追求。 黃建新說。
●電影《1921》拍攝現(xiàn)場
制片人任寧: 追逐自己的理想,一切都會值得!
電影《1921》吸引了很多年輕演員參與其中,如何讓年輕演員找到當年的感覺,更好地融入角色,這是很多人的疑惑。對此,任寧表示,《1921》中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像旅法共產(chǎn)主義小組中的鄧小平等20歲都不到,非常年輕。 所以我們選擇演員時,在原型上、年齡上盡量去適應角色。 任寧說,演員選好之后,會給他們寄很多黨史文獻資料和人物傳記等,從歷史環(huán)境、人物性格、成長背景等方方面面去幫助演員理解人物。
《1921》來到延安,走進延安大學。任寧說這是自己非常喜歡的環(huán)節(jié): 電影里面的革命先輩在100年前都非常年輕,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 所以她希望延大學子在看完影片后,能夠從革命先輩身上感受到一些精神力量。 電影所表達的精神與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任寧說。
任寧表示,站在百年交匯點上,作為青年電影工作者,透過《1921》這樣的影片,她也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責任的重大。電影里面的毛澤東有一段臺詞是 :為理想奮斗,為真理獻身,即使一無所獲,也值得! 任寧希望青年學子們都能夠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一切都會值得!
毛澤東扮演者王仁君: 一定要走進人民,向人民學習,從人民群眾中獲得創(chuàng)作的力量!
電影《1921》中毛澤東的扮演者王仁君,是一位已有15年黨齡的青年演員。
一直聽聞延安是個特別神奇的地方,但是沒想到,來到這里才真正感受到了延安強大的磁場和能量。 在延安,王仁君和《1921》眾主創(chuàng)參觀了魯藝舊址。
特別震撼,我們的前輩藝術家在條件那么艱苦的年代,卻有著高漲的文藝創(chuàng)作熱情,創(chuàng)作出了眾多經(jīng)久不衰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這讓我感到了來自信仰的力量。 王仁君說,來延安最大的收獲就是 一定要走進人民,向人民學習,從人民群眾中獲得創(chuàng)作的力量 ,未來能夠成為 人民的藝術家 。他也希望通過作品,能夠展現(xiàn)出來那段崢嶸歲月,讓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銘記那一段歷史,緬懷革命先輩,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李達扮演者黃軒: 就是那一代人,他們把自己化為 火種 ,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偌大的中國,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 這是電影《1921》中黃軒所扮演的李達所說。 一百年前,我們國家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這也是李達為什么要參加革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機。 黃軒說,那場戲很觸動他, 這個 火種 其實是象征著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那一代人,他們把自己化為 火種 ,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這場關于 火種 的戲,黃軒和影片中飾演李達妻子王會悟的倪妮表演得非常細膩,感情充沛,細節(jié)動人,黃軒還在那場戲中臨場發(fā)揮,清唱了《國際歌》,感動了不少觀眾。
在拍 火種 那場戲的時候,因為在劇本里就是一段臺詞,也沒有具體的描述。 黃軒認真地給媒體代表回憶當時的拍攝情況, 當我們最后一條拍攝時,我和倪妮自然而然地進入到那種狀態(tài),說完臺詞,我一轉頭,倪妮已經(jīng)淚流滿面。導演沒有喊停,我下意識地為片中的妻子王會悟哼唱起了《國際歌》。沒想到效果出來是這樣的,當時現(xiàn)場很多人都流淚了。 (記者 劉彥)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