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7月15日至16日,我市領導干部研學考察團到西安市、西安高新區和渭南市考察園區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農業產業園等。
漢中是一座善于學習的城市。多年來,一直努力跟關中平原的城市找差距、補不足、學經驗。隨著大西安戰略進程加快,周邊城市虹吸效應也日趨顯現。此時的漢中,更加需要“他山之石”帶來新思路、新動能、新未來。跟隨著考察團的步伐,學習的目光又轉到了西安市和渭南市。
西安高新區是1991年3月國務院首批批準成立的國家級高新區之一。成立30年來,西安高新區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使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體制機制,開展政策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內陸高新區依托解放思想、敢闖敢試、自主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的成功之路,培育形成了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汽車、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各項發展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始終居于第一梯隊。2020年,西安高新區實現生產總值2410.08億元,增速12.3%,總量占到全省的9.2%、全市的24.1%,工業增加值增速達2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2%,成功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范區”,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現代產業基礎、科技創新潛力等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區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再次交出“高分答卷”。
在西安高新區,總投資近20億元、建筑面積20.4萬平方米的西安高新一中新校區項目,從開工到滿足開學使用條件只用了370天,體現了項目建設的“高新速度”。考察團一行來到高新區,就重點項目建設、重點企業發展進行參觀學習。看布局:絲路科學城總規劃面積220平方公里,由中央創新區、生態文創區和硬科技產業區3個片區組成,聚集10個各具特色的產業組團,形成“一城三區十組團”的總體空間結構。承載高新區“5561”現代產業體系,布局10個產業組團,即科創金融、光電子、科教創新、生物醫藥綠色裝備、汽車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國際社區、生態文創、科學中心組團。看項目:總投資25億元、占地106畝的絲路(西安)前海園項目,自今年元月開工,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已有前海金控西北總部、世紀證券西北總部、東亞前海證券等23家金融機構簽約入駐;嘉會坊以“創業+商業+文創”的特色模式,匯聚了眾多創業團體、創孵機構、文創實體組成的多維度孵化鏈條,累計注冊企業逾2300家,孵化畢業企業218家,已成為“政產學研用金介才媒”九位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綜合體。
2017年底西成高鐵開通,將漢中與西安的距離縮短到1個小時左右,納入西安1小時經濟圈。為此,市委、市政府出臺實施意見要求,要深度融入大西安、服務大西安,利用好西安大龍頭、大樞紐、大平臺、大市場的輻射帶動作用,主動對接關中特別是西安資源要素,定期開展專題招商活動,建好西安“漢中飛地”,探索建立省級自由貿易試驗協同區,做好兩地產業聯動配套,做優高品質服務供給,推動要素互通互補、人文交流聯動、產業鑲嵌相融,實現共享共贏。
就目前發展來看,漢中與西安發展目標高度契合,產業可以融合互補、項目可以融合互聯、兩地可以融合互學。西安工業基礎和航空航天優勢可以補充漢中工業短板,漢中生態環境、生態旅游資源又是西安無法比擬的。帶著合作共贏的愿景,帶著學習取經的態度,考察團來到了西安幸福林項目建設現場。精細化管理是當今社會城市管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個城市的文明進步程度。漢中要融入大西安,首先要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該項目占地1843畝,總投資240億元,通過一體化規劃地上景觀、市政道路、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地鐵配套5大業態,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智慧多元、生態空間綠色永續、歷史文脈傳承鮮明的地下空間利用工程,打造了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集約利用典范。
渭南市地處關中平原東部最寬闊地帶,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69萬,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資源豐富。近年來,該市旗幟鮮明抓發展,曬比拼超促實干,脫貧攻堅奪取勝利,城市面貌不斷提升,民生事業共建共享,自身建設得到加強,2020年實現生產總值1866.27億元,增長0.2%;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3.58億元,下降11.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5304元和13741元,分別增長4.8%和7.6%。今年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400.71億元,增長1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4%。
2020年漢中實現生產總值1593.4億元,和渭南的差距272.87億元;而5年前,2015年漢中實現生產總值1064.83億元,和渭南差距404.25億元。“十三五”期間漢中的追趕超越,確實縮小了和渭南經濟總量上的差距。然而,5年的時間,渭南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0:34.9:45.1;65.59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3075元,增加至10549元;城鎮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城鎮年均新增就業5.8萬人;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6.5萬套,解決20余萬群眾住房困難。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態勢、創新高效的體制機制、改革開放的濃厚氛圍、干事創業的昂揚激情,給人以強烈的思維碰撞、巨大的思想觸動和深刻的思路啟迪。
就工業發展來看:渭南全市工業倍增重點項目165個,截至5月底已開工133個,開工率80.6%,提前完成半年目標任務;共申報“專精特新”企業21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戶。渭南高新區帝亞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20億元,建設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可實現產值60億元,利稅2.7億元,帶動2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地生產,推動產業實現產值100億元。中國酵素城規劃總面積15000畝,目前已建成投用產業核心區300余畝,產業孵化示范區和產業示范園200余畝。工商注冊各類酵素企業73家。2020年已形成食用酵素產能約15萬噸,約占全行業(47萬噸)產能的1/3;累計研發各類果蔬酵素、中藥酵素、功能性食品等100余種。就農業發展來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明顯提升,中墾華山牧乳業有限公司的華山牧乳業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占地面積約105畝,2016年3月開工,2017年3月建成投產,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一年建成”的渭南經開項目建設新速度,全面建成、擴產釋能后,可實現年產30萬噸,產值約20億元,稅收過億元,帶動生產、銷售、物流、運輸等就業人數約萬人。渭南葡萄產業園按照“現代農業導向、特色小鎮融合、田園風光襯托、生態景觀點綴”的思路,立足第一產業用地性質,采用第二產業管理模式,附加第三產業服務功能,使臨渭區由傳統農業大區向現代農業強區轉變,由傳統平原農業區向景觀農業區轉變。
短評:“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無論是提升遠景規劃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系統性、全面性,還是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的高質高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亦或是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發展能級,關鍵在人,核心在干。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各級黨員干部要直面“標兵越來越遠”的競爭態勢,敢于把自己置身更大格局中去定位、去分析,勇于在比較中明晰差距、找到不足,在比較中明確思路、賽出成績,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煥發奮起直追的精氣神,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實心實意地干、老老實實地干、實實在在地干。以埋頭苦干、甘于奉獻的責任意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品質,拉滿弓、鉚足勁,當先鋒、出全力,朝著我們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理想和目標,接續奮斗!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