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一條條硬化水泥路在田野間蜿蜒,一棟棟漂亮的住宅矗立在鄉村,一個個特色產業園遍布山間田野,正在建設中的田西高速公路正有條不紊地推進······短短幾年,西林縣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巨變,在全縣干群的團結實干下,呈現出了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可喜局面,這是該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縮影,也是加快推進小康建設的見證。
西林縣忙碌的水果包裝車間。
7月1日,該縣足別瑤族苗族鄉者么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內,該村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在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直播盛況。者么村的脫貧戶王富金說:“看到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感到非常自豪,感謝黨,讓我們貧困群眾住上了大房子,有了致富的產業,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將用勤勞的雙手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如今,者么村里文化舞臺、籃球場、休閑活動區等一應俱全;硬化水泥路通到了群眾家門口;村主干道裝上了明亮的路燈;去年整合村集體經濟資金新建成的油茶加工廠,日加工2噸茶籽,一瓶瓶印著“足者壯”標志的品牌油茶在這里產出······一個富裕、美麗的村莊呈現在眼前。者么村的變化,正是該縣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建強基層戰斗堡壘的一個縮影。
圖為西林縣屯屯通公路硬化建設工程。
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該縣累計投入8.56億元實施村屯道路、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村屯排水排污、改廚改廁、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等基礎設施項目,實現全縣94個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農戶有電用達100%,行政村村委會均有辦公場所、宣傳欄、籃球場、文化室(農家書屋)或戲臺等。持續改善的農村基礎設施,給全縣帶來了人氣、資金,帶動了產業發展,也筑牢了鄉村振興根基。
西林縣完善基礎設施鋪設電網輸送光明。
產業興旺 共走富路
時下,該縣古障鎮古障村的沙糖桔果園里,一株株綠油油的沙糖桔果樹長勢喜人,與村民揮灑著汗水在田間勞作的場面交相呼應,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家種有16畝沙糖桔,今年護理得還可以,估計年底掛果的果樹也有8萬元左右收入,加上入股村集體果園的分紅,我們腰包更鼓了,生活更好了。”正在果園里忙碌的古障村脫貧戶韋榮坤高興地說道。
近年來,古障村“兩委”依托本村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脫貧致富、強村富民的目標任務,引導群眾大力發展沙糖桔和茶葉種植,實行“黨支部+群眾”的發展模式,帶領群眾走上了一條良好的“產業路”。為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古障村利用上級扶持資金在本村購買了70畝沙糖桔果園并投入運營,優先安排本村脫貧戶到園務工,增加了152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收入。2020年8月該集體果園被評為西林縣“縣級經濟產業示范園”,村民合作社被評為西林縣首批村民合作社“縣級示范社”。古障村集體經濟項目還有物流土地委托經營項目、合作經營選果廠、發展油茶種植等多元化的發展模式,讓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的5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20萬元。在村合作社的帶動下,全村人均收入達1.2萬元,群眾生活有了質的飛躍,蓋起了“沙糖桔小洋樓”、開起了“沙糖桔汽車”,在產業興旺中實現了小康夢。
圖為西林縣古障鎮古障村塘汪屯群眾的”沙糖桔樓“ 。
圖為西林縣古障鎮央達村群眾通過種植沙糖桔增收致富,團購“沙糖桔車”開回村里。
“以前村里沒錢,村干部在群眾中說話沒底氣,現在村里產業多了,有水果、茶葉、油茶等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16個,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群眾信任我們了,黨支部的凝聚力也明顯增強,今非昔比啊。”古障村黨支部書記汪芋倫感慨不已。
西林縣大力發展茶葉產業,群眾正在采收茶葉。
文明新風 共享幸福
近年來,在該縣全力打造的文明新農村中,西平鄉木頂村成為了鄉風文明建設中的佼佼者,被列為自治區“山歌書畫”村、“自治區綠色村屯”,具有文藝之村之美譽。走進木頂村,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書畫氣息和文明之風,在這里,書畫成為一張亮麗的金字名片,文明成為村民的精神追求,和諧成為這里的生動音符。
西林縣西平鄉木頂村舉辦書畫大賽。(資料圖)西平鄉供圖
木頂村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該村以傳承傳統文化和書法事業為抓手,大力弘揚鄉風文明,為美麗文明鄉村建設注入了精神動力。近年來,該村建設了文化廣場、鄉村大舞臺、書畫室、圖書室等文體活動場所,還修建了書法、書畫長廊,積極開展書畫、民樂、歌舞、戲劇等活動,以及“三月三”歌會、端午節、重陽節等民俗活動,不斷倡導鄉村文明新風和推動移風易俗;組建文化志愿者隊伍,挖掘文化帶頭人,申請建設“婭王乳泉”“婭王塔”等項目,傳承了本土“婭王”文化特色;發揮退休回村人員在弘揚傳統文化、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作用,積極推進“愛心超市”,持續開展“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在群眾身邊樹典型,讓好人好事“上榜”。
如今,文明新風在木頂村蔚然成風,木頂村村民農明光說:“現在村里群眾富裕了,文化生活豐富了,想打球有場地,想唱歌跳舞有舞臺,村里每晚都很熱鬧,大家更團結了,生活更幸福了。”
西林縣西平鄉木頂村舉辦“三月三”民俗活動。
清澈的馱娘江環繞村子,一幢幢白墻灰瓦的小洋樓與綠水青山相映成景,清風帶來瓜果蔬菜的陣陣清香······這是該縣美麗的移民新村普合苗族鄉新豐村。
圖為富美新農村西林縣普合苗族鄉新豐村。
近年來,為打造“富裕鄉村”“美麗鄉村”,新豐村“兩委”全面推廣“黨建+”模式,因地制宜帶領群眾發展了960畝沙糖桔、1389畝油茶以及生豬養殖等產業,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間種植果蔬、打造葡萄長廊等發展庭院經濟60畝,逐步構建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截至2020年底,新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19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2.175萬元,成為了全縣脫貧攻堅樣板村。新豐村按鄉村旅游勝地標準不斷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了衛生室、農家書屋、八角亭、停車場、生活碼頭、文化戲樓、120個釣魚臺等一批配套設施,為新豐村旅游收入增添了新渠道,同時,村里利用村集體經濟資金實施農村公共綠地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垃圾分類清潔工程,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圖為西林縣完善的村級活動場所。
“搬遷到這里以后,村里建設越來越美,很多人到村里游玩,現在家家戶戶種有水果和油茶,我家僅沙糖桔一年收入就有4萬多元,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新豐村二組脫貧戶馬正兵滿意地說。
從曾經的貧困村,到如今的美麗鄉村建設“樣板村”,新豐村的蛻變是該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一個縮影。幾年來,該縣以改善基礎設施為出發點,以特色產業開發為突破點,以帶動村增收戶脫貧為落腳點,因地制宜探索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扶貧之路,讓西林貧困群眾切實受益,共奔小康。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