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近年來,龍溪鎮向獅村依托特色資源優勢,按照“1+3+2”特色產業發展思路,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做優做強柑橘、茶葉、花椒、脆李為主的特色種植業,并持續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儼然繪就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盛夏時節,草木蔥蘢。7月26日,記者走進龍溪鎮向獅村2社的茶葉基地,綠意盎然的茶葉樹苗、干凈整潔的通村公路與周邊房屋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新農村美景。田間地頭,村民們正揮動鋤頭,抓緊為茶葉樹松土、清理雜草,茶葉樹苗長勢良好。而這一切正是得益于當地產業精準化的發展,采用“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不斷擴大規模、延伸產業鏈,為老百姓打造了一條可持續的致富之路。
向獅村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土質肥沃。好山好水孕好茶,產業帶頭人蔣瑞興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于2018年9月栽種茶葉400多畝,并成立以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白糧子白茶專業合作社。
今年50多歲李苗連,是向獅村的村民,由于年齡偏大,外出務工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2018年,恰逢村里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并開辦了合作社,李苗連看到增收致富的門路,在村支兩委和合作社的帶領下,他用家中的5畝土地入股合作社,并在茶葉基地打零工。如今,李苗連既是茶葉基地的工人,又是白糧子白茶專業合作社的成員之一,再加上自家還種有脆李、柑橘等果樹,各方面的收入算起來非常可觀。
如今,在向獅村,像李苗連一樣的合作社成員共有98個,其中,在茶葉基地打零工的人就有30多個。依托于茶葉產業的發展,該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不斷拓寬,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富裕。
在茶葉基地對面山坡上,一行行花椒樹錯落有致,一片郁郁蔥蔥,這正是向獅村三社村民的花椒園,村民們穿梭在花椒園內,為花椒樹裁剪枝葉、噴施農藥,處處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近年來,向獅村結合自身優勢,探索產業致富新路子,扎實開展品種推廣、技術培訓等工作,把“小花椒”當成“大產業”,組織和帶領群眾參與發展,全村村民共種植花椒100畝。目前只有少部分花椒開始投產,明年進入豐產期,預計明年產量可達5噸,收入30萬元左右。
花椒種植戶王立明告訴記者,他家從2018年開始種植花椒,目前投產的有20畝地,產量3000斤左右,純利潤2萬元左右。
產業興旺是促進農民脫貧增收的內源性動力支撐,也是實現小康的關鍵所在。據向獅村村黨支部書記肖連術介紹,全村還種植柑橘380畝,種植脆李300畝。向獅村農業發展規模雖然不大,但當地緊緊抓住“產業”這個關鍵,形成了從“茶葉”一枝獨秀,到花椒、柑橘、脆李等產業的“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
百姓富則家園美。有了特色產業的支撐,向獅村便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如今的向獅村,寬敞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村莊的每一處,一棟棟別致的小洋樓安靜地坐落在青山綠水掩映之中,居民、農田、樹木、鮮花相映成趣……已然形成了生態美麗、百姓幸福的良好局面。
“與以前相比,村里變化太大了,村內環境衛生好了,家里也是干干凈凈的,公路、自來水都到家了,我們生活條件也改善了,真的過的是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的日子。”談到村里的變化,60多歲的村民張世翠樂呵呵的說道。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